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朝大禍害> 第二百八十六章 處決六鎮總兵,棄仁道而行霸道之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六章 處決六鎮總兵,棄仁道而行霸道之術!

“罪臣利令智昏,不知天高地厚,更輕視了陛下的手段,才落得如今這般田地!只求陛下開恩,給罪臣這些將門子弟一個機會,罪臣等願意痛改前非,為陛下上馬殺敵,建功立業!”

王承允先匍匐在地,很老實地求起饒來。

天啟則道:“可惜,在這個朕讓幾個農夫訓練半個月,各拿起一把燧發銃或擊發銃,就能比你們這些將門子弟產生更大威懾作用的現在,你們這些將門子弟留著的意義其實對朕對朝廷不大,哪怕你們從小練過騎射,但你們對朕而言,已經可有可無,且也有的是人可以代替你們。所以,朕沒必要饒你們。”

王承允聽後沉默了片面,接著就苦笑起來:“陛下銳意革新,強行違拗天下人的意志,而讓大明中興,且為此不惜廢軍戶制度,乃至砸銀子來瓦解臣等。陛下可真是用心良苦。如今臣等求饒不成,自然也沒有別的辦法。但想告訴陛下,您現在這樣做,仍舊是在倒行逆施,遲早你會自嘗苦果的。”

天啟笑了起來:“朕也是才發現,原來你們都這麼不喜歡大明中興!更別提所謂的仁政愛民了。只是都嘴上說的好聽而已。”

“拖下去!凌遲,誅九族!”

天啟說著就直接厲聲吩咐了一句。

他也懶得再與王承允等多費口舌。

王承允等六個總兵和兩個巡撫便因此被拖了下去。

廢止軍戶制度對於皇帝天啟而言是必須推行的新政,天啟不希望有任何人阻止這一項新政。

《仙木奇緣》

因為已經依靠工業司嚐到甜頭的天啟是不可能允許工業司因為人力與鐵礦原料不足而破產。

改革衛所和廢軍戶制,是為了讓朝廷控制更多人力。

而要開採更多鐵礦,尤其是在開採外夷的鐵礦方面,則需要在對外製度上有所改變。

為此,已成為禮部尚書的陳子壯開始透過查閱文獻論證茂山一帶所在的咸鏡道當是華夏故地鹹州,並以此上疏請求皇帝陛下派大臣照會朝鮮,收回該地。

陳子壯突然丟擲這麼個建言,自然是為了便於朝廷開採茂山的鐵礦。

按照變法派大臣們在御前達成一致的觀點,當優先開採關外的鐵礦,其中第一個開採的就應該是茂山鐵礦。

而要開採茂山的鐵礦,陳子壯想的是乾脆直接先收回鹹州,便也就上了這道疏。

另外,戶部尚書畢自嚴也因為同意了朝廷當優先開採關外礦產的觀點,故而,也配合地上疏建言對關內礦產要限制開採對關外礦產鼓勵開採,且言這樣做也是為了便於挖掘關外之利,並利於移民實邊。

這是天啟和制策司大臣們早已議定好的。

所以,這兩道奏疏也就很快被准予,並著閣臣九卿廷議此事,以及令戶部核實關內需要關停的礦區。

而這兩道奏疏在被批紅准予且下放到內閣和戶部後,很快就為朝臣們所知,並因此引起了軒然大波。

尤其是陳子壯要求收復鹹州的奏本以及在奏本中提到的關於與外邦之交當先不損害祖宗之產、中華之利,而後才當對知禮數之邦待之以禮,以及關於天朝有權教化外夷使之更為文明的觀點。

這讓很多朝中儒臣們意識到,陳子壯的言外之意是要獨尊中華而攘外夷的,且明顯有若李氏王朝若不同意歸還鹹州,就要興兵教訓之意。

在儒臣們看來,這簡直是窮兵黷武的霸道之政。

劉宗周因此在廷議上,對天啟奏稟道:“陛下,大宗伯巧言令色,說鹹州乃中華舊地,可事實上,宣廟早已明言,鹹州本是遠夷爭辯之地,並非乃本朝之地。他這樣說,分明是有意巧取豪奪他國之地。此行徑簡直有悖睦鄰友好之德!而有失我天朝上國之風度!”

“陛下!昔日宣廟不過是為昏臣矇蔽,而不知鹹州乃中華舊地。臣這裡有成廟所遺御批為證,成祖有言,李氏之地,亦朕度內,有何爭焉。並有成廟向李氏索要鹹州十處人民之敕書為證。何以,就要因為睦鄰友好,而棄祖宗所要之地?”

陳子壯說著就看了劉宗周一眼。

劉宗周則據理力爭道:“就算是成廟有言此地該為大明所據,然贈予李氏又何妨,李氏也不過是我大明藩邦而已。”

說著,劉宗周道:“陛下,鹹州既早已為李氏王國所有,就不該再索要,而徒起紛爭。這樣反而不符合聖人之道!以臣看,不如將建州之地也贈予女真,令其自立藩國,撤奴兒干都司之設。而息干戈也!國家之強在德不在大,朝廷沒必要再為這些蠻夷之地,派兵駐守而徒耗國帑。另外這樣也算是對外夷藩邦示禮待之意。”

陳子壯則直接問道:“國朝本有實力吞併漢化他國,使之為我中華一部之地,為何要禮待?!”

陳子壯這話的意思就是,我本來有實力壓迫他,為什麼還要尊重他。

“因為仁!”

劉宗周厲聲回答了陳子壯的質問,道:“為政以德,當行仁道!像大宗伯這般,因其國弱,就吞併之,豈不有悖仁道?!”

“對於未入中華者,皆為蠻夷逆賊,行仁道只會養出中山狼!昔日北宋對西夏倒是仁道的很,也沒見西夏因此不侵擾北宋!鹹州不收,建州不要,若將來蠻夷要據遼東,在總憲看來,是不是遼東也可以不要?”

陳子壯說著就轉身向天啟道:“陛下,祖宗之地不可棄,至於仁道,臣認為也只當施於本朝之民,而非外夷!不然,皆會養出中山狼來。因為素來蠻夷皆畏威而不慕德,不先吞併同化之,則始終難免背離反噬之禍!”

天啟點頭:“陳卿所言極是。朕已準你昔日所奏。今日所議是讓你們廷推去朝鮮的大臣,而不是此議可不可行。”

劉宗周是真心覺得朝廷這樣做有失儒家仁道,屬於典型的霸道,與他的“為政以德”也就是道德治國觀念嚴重不符,也就繼續諫阻道:“陛下!臣請召李氏王國所派在朝中的使臣來問,聽其此事是否乃天朝霸道之策!陛下,就算要收回鹹州,朝廷也應該先了解一下李氏的態度。”

陳子壯道:“收回祖宗舊地,何必管別人怎麼看。主動送回,最好。若不肯,無非行刀兵之事!”

劉宗周聽後當即道:“陛下,臣劾大宗伯陳子壯離經叛道,只知霸蠻之術,乃誤國誤君之臣,當罷黜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