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飛機放到跑道,李昭等人也都到了看臺上,遠距離觀看,儘量不要給試驗到來什麼意外才好,很快飛機再次啟動,隨著發動機推力的增大,飛機慢慢的開始在跑道上滑跑起來,由慢而快,再慢慢減速,然後轉向往回走。
這個過程中,飛機的襟翼、尾舵等都在不停的做著動作,顯然也在測試飛控系統,當然在油消耗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還要進行重量測試,就這樣,反反覆覆之中,一直測試到所有油耗盡,試驗才算結束,而時間也到了三個小時之後。
今天的測試,已經初步檢測了飛機的各個系統,雖然還不知道長時間執行會怎麼樣,但顯然,今天並沒有出現什麼比較嚴重的問題,暫時可以說各個系統的運轉是良好的,這樣的情況下,飛機已經算是完成了一大半了。
這時所有人都是非常高興的,不僅是專案組成員,還包括飛行員以及地勤、機務人員,他們過來就是為了協助飛機試驗的,現在這項工作已經正式開始了。
晚上吃了飯,李昭就再次去找蘇父,見了面,李昭說道:「爸,今天飛機進行了質量分佈測試以及各個系統的檢驗,現在的結果顯示沒有多少問題。」
蘇父這時也嚴肅起來,問道:「那是不是可以進行試飛了?這可是大事,我可得多邀請一些人才行,這算是我們獨立研製的第一架飛機,還這麼先進。」
李昭就怕這樣,所以這次的試驗,根本沒有邀請其他人參觀,畢竟接下來要進行的是靜力測試,離試飛可是還很遠的,最快也是兩三個月之後的事情了,畢竟現在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生產工藝,更沒有完整的安裝工藝以及生產線,製造一架飛機需要的時間還是比較久的,雖然廠裡的機床以及人員都很多,也是一樣。
李昭這時也是接著解釋道:「離試飛還比較遠,接下來的試驗是靜力試驗,也就是根據飛行姿態分析飛機受力情況,然後在相應的部位施加一定的力,來測試飛機相應位置的強度是否達標,正常情況下,這個強度需要達到需求強度的百分之一百零五,這樣飛機重量最合適,如果偏高,那麼則表示強度過剩,飛機就會偏重,那麼飛機需要減重,至於偏低,就更不行了,那樣飛起來可能出事。」
聽了李昭話,蘇父才知道居然還有這樣的試驗,說道:「那好,儘快進行下一階段的試驗吧,不過這一階段需要多長時間?現在可有不少人都等著結果呢。」
李昭其實也不能給出確切的時間,不過大致的時間還是能夠想一下的,於是說道:「估計九月份吧,接下來只要先完成主體的靜力測試,就可以生產下一架了,我們大概需要兩個月的時間,生產組裝一架,我們爭取儘快完成這些試驗。」….
蘇父聽了之後,沉吟一番說道:「要不先讓領導來看看,讓他們知道一下我們的進度,最多也就是耽誤一天的時間,你們把今天的試驗再來一遍,怎麼樣?」
李昭也能理解蘇父的想法,講真的廠裡所有***員的壓力都是很大的,畢竟這個專案的投入實在太大了,已經有十幾億投入進來了,這可是非常大的一筆資金,絕對不下於六十年後的五六百億,當然也建立了不少工廠,取得的成果也是很多的,但畢竟目標是飛機,沒有拿出來之前,那麼就不好交代。
現在已經有了第一架驗證機,今天試驗的結果還不錯,拿出來給領導看看,也算是讓領導更有信心一些,畢竟這個專案上,領導的支援不可謂不大。
李昭想了一下說道:「看了之後,我怕領導催促的太過厲害,畢竟沒有經過強度測試之前,飛機顯然是不能進行試飛的,您也知道我們發動機的推力有多強,我怕強度不夠,直接來個兩倍以上音速,給直接跑散架了,那問題就太大了。」
蘇父這時說道:「這樣,明天就直接
搞滑跑試驗,然後完成飛機就拉過去直接當著領導的面開始做靜力試驗,怎麼樣,這樣領導就應該沒法催了。」
李昭聽了之後,也覺得可以,畢竟靜力測試一做,說不定直接就把關鍵部件給損壞了,想要再搞什麼試飛,那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商量完成之後,蘇父就直接出門去廠裡了,這是準備直接給領導打電話啊,不過既然決定了,李昭也不會後悔了,第二天一早,李昭來到試驗車間,將昨天和蘇父商量的結果告訴眾人,今天的試驗準備就開始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將靜力試驗的裝置給準備好,一旦完成昨天一樣的那些試驗,就會直接開始靜力試驗。
過去的靜力試驗是比較簡單的,沒有什麼專門的裝置,往往是透過給飛機相應部位加沙袋的模式來進行測試的,而李昭顯然是不會就這樣進行的,現在廠裡直接建造了專門的靜力試驗的裝置,可以從各個方向,各個點,給飛機施加需要的力,這樣能夠更加方便、準確的測量飛機在受力情況下的各種變形情況。
就在眾人準備的時候,蘇父就直接帶著領導們過來了,這一次來的人依然很多,不過看著級別上都是比平時高了不少的,也是難為蘇父了,昨天晚上通知了這麼多的領導,還能讓領導們這麼早就趕過來,要知道現在都還沒有八點半,離得遠的領導估計六點多就出發過來了,而且過來之後,更是一點時間都沒有耽誤。
不過當他們看到飛機的時候,所有人都應該感覺今天來的不虧,實在是這架飛機已經遠超他們想象了,超過二十米的長度,讓他們感覺,這架飛機和他們平時見到的飛機,完全就不是一個世界的一樣,兩者之間的差別實在太大了。….
特別是使用了沉頭螺絲,機身雖然沒有塗層,但依然讓他們感覺到了不同,畢竟工藝上差距實在太大,越看越是感覺以前見到的飛機落後,現在這些人已經恨不得將眼睛長在飛機上一樣,眾人圍著飛機看了好一陣,李昭才開始介紹起飛機的引數來,不過這些數字他們已經不知道看過多少次了,顯然都已經心裡有數。
待李昭說完,就有一個領導問道:「今天主要是哪些專案,試飛不?」
李昭一聽就是苦笑,不由得看向蘇父,見蘇父也是在那苦笑,李昭也只能硬著頭皮說道:「領導,專案還沒有推進到試飛階段,咱們這是一架完全新設計的飛機,需要檢驗的專案是非常多的,比仿製要進行更多的專案才行,今天主要進行的是系統檢測以及滑跑以及靜力測試,試飛需要第二架驗證機才會進行。」
李昭就是怕這個,所以才沒有請領導來,畢竟領導來看,肯定是要看試飛的,你在地面上跑有什麼看頭?不過沒有完成靜力測試,李昭顯然是不可能試飛的。
這時蘇父也和領導們解釋了起來,好一陣,才算說服領導,開始按照計劃開始測試,和昨天差不多,只是省略了很多測試環節,不過當飛機完成幾輪滑跑之後,領導們也不再說什麼,畢竟進展到了這個環節,他們也算很滿意了,畢竟除了沒有飛上天,地面上的各種事項,都完成了,也算讓他們更有信心了。
很快飛機被拖入靜力測試的裝置中,新的測試也開始了,當領導們看著因為施加外力,看是微微變形的飛機時,李昭也開始適時的給領導們科普什麼是靜力試驗,講真的,領導們是很少見到這種場景的,畢竟仿製飛機時,很多測試都是可以省略的,畢竟已經在別人那裡做完了各種測試的。
當然開始的時候,施加的力並不過分,只有設計強度的百分之二三十,畢竟首先需要測試的是整體的情況,不能一上來就逮著一個點拼命加力,然後直接將那個點給幹報廢,總需要循序漸進才好,當然最後肯定是要進行全機靜力破壞試驗的,那時才能測量出飛機的整體強度,到時候,還會根據這一
測試最佳化飛機的。
畢竟最好的設計是將所有位置的強度剛好設計到需求強度的百分之一百零五,但往往都不可能直接達到,設計的太大膽,可能會達不到,設計的保守了可能會超過百分之一百零五,而李昭這裡顯然是保守了的,只是不知道保守到了什麼程度罷了,這些都是需要測試之後才能知道,當然李昭心裡還是有點數的。
這次由於是飛機,所以李昭設計的保守程度沒有那麼高,估計會在百分之一百零八到百分之一百一左右,這樣的情況下,飛機的重量就已經重的太多了。
居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