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種事李昭是不可能說出來的,只能從其他方面給蘇雅解釋一下,至於直升機的發動機,只能以後慢慢設計了,只是這個速度估計不會太快。
李昭這時也解釋道:「那個飛機其實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先進,只是我們國家接觸飛機研究的時間還比較短,沒有形成有效的研究思路,現在還處於模仿學習階段,對於外國來說,最多能先進十幾年吧,我這只是有點靈感而已。」
李昭這麼說,當然是為了安蘇雅的心的,當然那款飛機要說有多先進,也確實不怎麼先進,畢竟整體上來說,電子以及武器系統都會相當落後,但材料上絕對是非常先進的,就以發動機使用的耐高溫合金來說,就最少領先三四十年,廠裡現在達到耐溫極限,其實在外國,需要零零年後才能實現。
所以材料才是這款飛機中最高科技的東西,至於如發動機機構、作業系統這些,最多能比人家初代的強一些,和二代的相比都不一定先進,和六十年後的技術相比,那就完全沒有可比性了,李昭腦子再好使,積累也是有限的,後續的發展,基本上就是不斷的積累了,需要的時間將會是非常漫長的。
李昭不等蘇雅說話,繼續解釋道:「其實直升機的發動機還是比較難的,這麼說吧,我們現在用的直升機發動機,其實動力夠了,但問題是那個發動機體積和重量都太大了,而想要實現比較大的載荷,那麼基本上需要在現有直升機上安裝兩臺發動機,這樣的話就直接裝不下了,想要實現,就必須重新設計發動機。」
蘇雅這時也算是聽明白了,說道:「你的意思是,發動機需要設計到現有的一半大小,而且還要有現在的動力是吧,那確實是很難,怪不得你不願意做。」
李昭聽了蘇雅的理解,直接噗嗤一樂,好一陣才解釋道:「不是你想的那樣,是需要設計出能在現在直升機上安裝兩臺的發動機,具體大小要看安裝空間,而不是直接設計成現有的一半,而且為了好維修,還需要留下維修空間呢,咱們現在的直升機,其實體型已經不小了,現在的問題就是總體動力不足。」
確實是這樣,其實現在產的這款直升機和黑鷹直升機的體型是差不多的,而且旋翼面積也要大於黑鷹直升機,只是發動機是一臺,而黑鷹是兩臺,而且黑鷹每一臺發動機的動力,又剛好和這款直升機的動力一樣,兩倍動力下,兩款直升機的空重還差不了多少,效能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想實現黑鷹那也是真不容易。
聽了李昭的話,蘇雅也知道了其中的難度,不過還是說道:「不管怎麼說,你有空了就琢磨一下吧,總不能讓張伯伯一直在那生悶氣吧,畢竟你答應了。」
李昭聽了之後是真的苦笑,直升機他可是沒有參考的東西的,真要是弄這個,那就是要靠他自己設計了,他雖然挺有信心的,但絕對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只是這話他哪能和其他人說,他現在已經給了外人無所不能的形象了。
第二天李昭就和蘇雅一塊往醫藥研究所而去,到了地方,很快就和負責人一起參觀起了實驗室,兩人詳細的瞭解了提取的過程,又看了其他藥物的研究過程,講真的,李昭也沒有想到,現在正在進行研究的種類會那麼多,足有不下三十種,都是常見病的驗方,而且整個研究進展非常迅速,都在進行成分驗證。
看這情況,估計用不了多久,這些也能成功,畢竟研究成功了一種,那麼工藝也就摸索的差不多了,其他的研究起來,也就沒有多少難度了,現在差的只是時間而已,給予足夠的時間,那麼基本上就沒有不成功的可能。
李昭這時不由得問道:「有沒有設計相應的生產裝置以及生產工藝流程?」
只有拿出了生產裝置以及相應的工藝流程,才能迅速的將科研轉化為產品,不然就只是成果
罷了,難以改變現在的缺醫少藥的局面,也就沒有了意義。
聽了李昭的問題,負責人直接回答道:「我們已經和機械等幾個研究所一起研究過了,工藝流程都已經確定了,裝置正在設計當中,應該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拿出來具體的設計,而且我們現在也已經向衛生系統申請了臨床試驗,待批准下來就可以進行臨床試驗了,這次的產品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李昭聽了之後點點頭,對於醫藥這一塊他了解的並不多,現在看研究所負責人一副篤定的樣子,顯然是信心十足的,不過對於現在的研究成果李昭是並不滿意的,於是說道:「你們有沒有想過,透過驗方的研究,找出對某些疾病真正起作用的成分,這樣也許能透過化學合成的方法,製成藥品,這樣成本估計更低。」
其實很多植物的成分都是能夠被直接合成的,其中比較有名的如水楊酸,在柳樹皮中含量比較豐富,有著鎮痛的作用,學名叫作鄰羥基苯甲酸,顯然生產的時候,拿柳樹皮熬製是最笨的辦法,而化學合成的時候,最初的原材料卻是甲苯,這種原料可以來自石油化工,可以將成本降到讓人髮指的地步。
而完全靠中藥來熬製,顯然是非常昂貴的,就算是以後採取了人工種植中藥材的方法,其中的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和化學合成的批次生產,沒法比。
聽到李昭的提議,負責人說道:「李總工,這個已經開始進行了,只是進展估計不會太快,這和中成藥的研製是不一樣的,中成藥只要確定了和驗方熬煮出來的成分沒多大區別,且保證沒有什麼副作用,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但想要提取出真正的有效成分,那就需要很多時間的甄別了,而且最怕多成分共同作用。」
顯然這些人都是專業的,在他們專業的方面,顯然是李昭不能比擬的,他們顯然考慮的非常全面,更是將可能存在多種成分共同作用的事情也考慮了進來,不過現在看來,研究進展的相當順利,雖然不知道人工合成的這條路能走到哪裡,但顯然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中成藥肯定會很快走進大眾的生活中了。
這一段時間以來,廠裡在醫藥上的發展是相當的不錯,首先是醫藥廠的擴產,這事雖然李昭沒有怎麼參與,但進展是真的很快,到年底,如青黴素產能最少也是翻上幾倍,這還是廠裡需要培養相應的工人,不能一蹴而就的擴產導致的。
而現在又有了中成藥,接下來只要投產,那麼廠裡的醫藥方面的地位也就算是奠定起來了。對於這裡非常滿意的李昭不由得問道:「你們還有什麼困難嗎?」
然而回答卻讓李昭為難起來,就聽負責人說道:「李總工,困難的話,主要是我們缺人手,我們的研究人員除了製藥廠的一些人是專職的之外,其他的都是醫院醫生兼職的,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很多研究都是不能連貫進行的,有的甚至會拖很長的時間,您看能不能幫我們多要一些人進來,化工、醫學的都可以。」
聽到這個要求,李昭也是隻能苦笑,說道:「我們廠現在每年能夠分到的人員也是有限的,哪裡是我們想要就能要到的,這個問題我還真的不敢給你保證。」
負責人這時也是嘆氣,說道:「現在我們找到了方法,就缺人手對驗方進行試驗,這些都是很容易就能拿出成果的,現在就缺人手啊。」
李昭自然知道這個事情,但真的要不到人啊,不過想了想李昭說道:「大學生我們是要不到了,但馬上就要高考了,我們可以招一些高中生來進行培養,他們可能不能拿出什麼研究成果,但根據安排做一些試驗應該還是可以的,而且招人的時候,可以選擇相應科目成績比較好的,這些人咱們還能進行培養。」
「另外就是到轉業的軍人裡去挑文化程度高的,相應科目學的比較好的,也是同樣的進行
培養,你們也知道,我們廠駐廠軍隊的夜校組織的都比較好。最後就是你們和京城的學校聯絡,給在校大學生提供實習或者暑期實踐的機會,這樣都能給你們帶來一些助力,你們看看哪種合適,把報告打上來,廠裡儘量配合。」
李昭的建議算是比較中肯的,畢竟廠裡每年能夠分到的大學生真的是相當有限的,醫藥研究所加上醫院每年能有那麼二三十個已經算是非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