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昭說的條件,他們是非常滿意的,不過為了讓他們安心,李昭也讓雷達專案的負責人帶著他們去看看廠裡的情況,首先是宿舍,這個最近,要知道廠裡的宿舍條件可是很好的,除了不允許自己做飯以外,哪裡都比筒子樓要強。
首先是室內帶洗手間,其次是供暖,最後就是傢俱也非常齊全,還都是新傢俱,二十四小時隨時可以在廠裡的浴室洗澡,熱水鍋爐一直都是燒著的。再加上幾乎二十四小時供餐的食堂,以及非常方便的供銷社,住著不比六十年後差。
看完這裡有參觀了學校,知道了學校的教學方式之後,更是心動的不得了,自家孩子怎麼才能贏在起跑線上,這就是,哪個學校能這麼奢侈的給每個班級配幾個科研小組的老師?一個班級學生是不少,七十來人,但老師也多啊,平均一個班,最少有二三十位老師,也就如李昭以及研究所負責人之類的不任教。
最後是房子,他們現在住的是什麼?筒子樓以及大雜院,李昭開始住的四合院也是隻能稱為大雜院的,如果那個院子只給一家,那可以稱為四合院,但住了那麼多人家,每家人不過是五十來平,那就只能稱為大雜院。他們那裡能想到分給他們的房子是什麼樣的,這一進去,直接把他們給看傻眼了。
和他們現在住的房子相比,實在是太漂亮了,在六十年後說房子只有七十多平很小,但那要看和什麼時候相比,和現在相比,那就是很大了。要知道普遍住在大雜院的家庭來說,他們的房屋面積只有五十來平,住在筒子樓的更小,只有二十多平,也就是和廠裡的宿舍樓差不多,和這裡是真的沒法比。
更何況這裡還配的有傢俱以及廚具,只要買個爐子,買點煤球以及生活物資,再將衣物以及被褥之類的帶上,就可以直接入駐了,這樣的待遇他們看了之後,那是真的都覺得賺大了,就這房子,就足以讓他們動心了,待遇實在太好了。
不過想拿房子,還是要付三百塊錢的,這個是所有人的統一價,不會因為他們是挖來的,而有改變,不過對於這三百塊,他們都不以為意,畢竟三百塊他們自己是買不到這麼多的傢俱以及廚具的,甚至可能連一半都買不多,最重要的是,對於他們來說,三百塊其實也沒有多少,他們的工資還是比較高的。
一圈看完,沒過兩天,那幾個本來不願意來的人就全來了,李昭也按照承諾,給其中兩位有孩子的家庭,先分了房子,至於沒有孩子以及沒有結婚的,只能先讓他們住宿舍了,不就就以宿舍的條件來說,也比他們以前住的好很多了。
而有了這些人的加入,雷達研究的速度果然有了很大的提高,適應了這邊的零配件之後,他們也開始了各種雷達的設計以及試驗,想來在飛機真的需要的時候,他們應該能夠給出比較不錯的答案,畢竟李昭還是給了很大的重量空間的。
隨著雷達研究走上正軌,可以說飛機專案就只有武器系統差的比較多了,不夠這一塊相對來說可以晚一些,畢竟飛機的事情還沒有影呢,而且李昭在武器上也是沒有什麼研究的,想讓李昭提需要什麼樣的武器,有點難為他了,他最多提出需要射程多遠、速度多快的武器,與其這樣,還不如樣機出來後,再研究武器。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第二批發動機的零件也製造差不多了,李昭也開始了第二批次發動機的試驗工作,這一次依然是九臺發動機,試驗專案依然如第一次那樣,不過李昭不會再讓蘇父他們隨意邀請人了,實在是想不勞而獲的人太多了。
而在李昭忙著搞發動機測試的時候,自行火炮專案也正常了起來,經過這麼一段時間的組裝,第一輛樣車也出來了,而他被邀請參加自行火炮的首次試驗。其實李昭都有點懷疑,這個專案之所以進行的這麼慢,可能是因為被雷達專案給耽誤了,畢竟李
昭過去看的時候,雷達也在組裝,等於是直接在進行兩個專案。
這次設計的自行火炮是相當簡單的,首先沒有什麼複雜的電子系統,其次底盤用的是現成的,當然了,車體還是有所改動的,以適應火炮的情況,不過即使這樣,也基本上相當於將炮塔給換成一五五毫米榴彈炮,並且還有作為參考的一二二毫米自行火炮,所以總體來說研製的難度其實是比較小的。
如果說難,也許就只有一個自動裝填系統比較麻煩了吧,畢竟本來牽引式的一五五毫米榴彈炮是沒有自動裝填系統的,在火炮、底盤都已經有現成的情況下,這款火炮還是用了將近一年才出第一輛樣車,也確實是比較慢了。
不過就資料上來說,這款火炮還是比較優秀的,首先是重量是按照六十噸設計的,由於發動機的動力充足,有一千三百五十馬力,所以無論越野還是公路時速都是相當不錯的,同時由於動力充足,所以備彈也比較充足,達到了八十發,李昭對此也是有點擔憂的,這個備彈量有點太大了,但很符合火力不足恐懼症。
由於有了自動裝填系統,這款火炮的射速也是很快的,可以達到每分鐘不少於三發的射速,只不過由於火炮本身的重量原因,防護能力是不怎麼樣的,估計也就能防防重機槍罷了,再加上電子系統比較拉胯,倒是挺符合這個時代特點的。
和李昭一起來的人有蘇父、張師長以及蘇雅大哥,而測試場也是到了李昭測試坦克的那個偏僻的訓練場,這裡現在也被劃給了廠裡,廠裡需要測試的裝備都有點敏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公開的,不過廠裡倒是佔了好大一個便宜。
等李昭等人到場的時候,這裡已經來了不少人,李昭看了看,就不願意去打招呼了,裡面有他不想見到的人,索性李昭就直接到了自行火炮的邊上。
這時軍工廠的總工正在進行這最後的確認,聽了一會,李昭就有點興致缺缺了,無他,今天要進行的專案是場地的透過性測試,這一聽不就是跑圈嗎?李昭有點無語的說道:「這個沒有必要進行吧?這個是坦克底盤,這些測試都進行了,不如直接進行射擊測試吧,我估計今天來的人都是衝著這個來的。」
聽了李昭的話,軍工廠的總工說道:「那個底盤是經過測試了,但其他部位在運動中會怎麼樣我不敢保證啊,逼近這款火炮可是很重的,如果在複雜地形快速透過時,出現零件損壞的情況,那可能會出現很麻煩的事情,還是穩點吧。」
這話說的雖然有道理,但李昭顯然沒有時間看這些試驗,他今天能來,都算是抽時間了,李昭的時間太緊了,他心裡的緊迫感,讓他已經開始爭分奪秒了,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休息的時間減少了,李昭除了實在受不了噪音了,才會休息一下,當然也有像今天這樣的特殊時刻,李昭當然想看看射擊情況了。
李昭這時說道:「還是看看炮擊試驗吧,測試一下射速以及在射擊的後坐力以及劇烈震動下,會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吧,我可沒有多少時間來看測試啊。」
聽了李昭的話,軍工廠的總工說道:「我本來還想把射擊試驗和火炮定位雷達一起測試呢,那樣就能節約一點經費了,這款自行火炮可是很花錢的,最終的造價估計會比坦克還高,估計會達到四百多到五百萬的價格。」
李昭哪裡會怕花錢啊,於是說道:「正常花錢廠裡是沒有意見的,廠裡留存的利潤本來就是為了科研而留的,只要是正當的花錢,廠裡並不介意這筆支出。」
這時軍工廠總工也放下心來,實在是上次他扣錢扣得太狠了,前後的損失加在一起的話,估計他最少損失了五六百塊,這筆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當他看到廠裡研究的雷達時,他也知道,他當時做主研究的雷達是個廢物,浪費了最少十幾萬的資金,只是這
件事算是被廠裡給擔下了,報上去過錯可不小。
不過有了李昭的勸說,很快炮彈就被運來了,這種炮彈可是很重的,一發就有四十多公斤,不過今天不會開太多次火,第一天測試,還是要穩一點才好。
很快自行火炮開到了預定位置,開始對著靶子進行射擊,就聽著一陣密集的巨響,來了一次十發急速射,好傢伙,這還真的是火力不足恐懼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