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都說了為了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那麼這次的任務就算再難,那也都要接著,蘇父就是這樣的考量,才會說出保證完成任務這句話,這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次技術推廣了,這已經上升到了家國的層次,在座的所有人都有這個覺悟。
只是任務是接了,但條件還是要提的,於是蘇父接著說道:“領導,我前面曾經和你提過的關於將農場改為集體農場的提議您覺得如何?我們既然已經準備在農業上大幹一場了,那麼該怎麼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就無比重要了。現在雖然積極性不錯,但顯然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好,很多人已經開始得過且過了。”
聽到蘇父問這個,領導說道:“你說集體農場的事情,關於這個我已經和上級彙報過了,上級原則上是同意的,不過給出了指示,就是國有佔五十一,集體佔四十九,而這四十九的成分算作所有村民集體所有,這樣可以吧?不過這樣的話,關於今後農場的投入就有說法了,國家不可能一直投入。”
這個事情李昭可不希望廠裡參與,畢竟九九八廠實質上來說只是幫忙,這些農場裡可沒有九九八廠的半分利益,所以李昭根本不會讓廠裡參與這個集體農場的具體制定中去,上級只要能夠保證李昭提出的不吃大鍋飯就可以了。
於是李昭說道:“領導這個事情我們並不需要知道,我們提出這個建議只是為了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各個農場人員的勞動積極性罷了,所以這個事情只需要上級做好計劃就可以了,我們是沒有任何意見的。而且我們提供的推廣服務是無償的,我們廠名下的人員工資,都是我們廠自行承擔的,以後的推廣也會是這樣。”
李昭之所以這麼說,就是想將九九八廠和這件事給分割開,誰也不知道今後這樣做是對還是錯,但就目前來看,絕對是最好的方式。首先不是大鍋飯,但又能有一個基本保障,同時可以給多勞的人一個多得的機會。當然其中也是有非常多的弊端的,比如如何監察,這個做不好,再好的制度以及想法,都有可能失敗。
這時領導笑著說道:“就你膽子小,什麼事情都不想沾上,好了這個事情上級會考慮的,那麼關於農場你們還有什麼想法,都一併說出來吧,我們會酌情進行採納的,放心就算出了問題,也不會算到你們頭上的。”
蘇父這時說道:“那領導我就先說一下關於管理上面的事情,您也知道,我們去年和今年,向上級反饋了不少起坑害村民的事件,反饋的起因是去年李昭和蘇雅結婚,回來的時候碰到有人為了顯示自己所謂的做事能力,讓村民將未能晾乾入庫的糧食全部都倒進河裡,所以我們第一點就是要做好監管工作。”
這時所有人都是點頭,畢竟這事已經傳開了,領導也示意蘇父繼續說,蘇父掃視了一下眾人繼續說道:“未來農場的產值會大幅度提高,由於這次推廣的力度很大,多達一萬家農場,我們就沒有能力協助監管了,這不像以前只有五十家,所以如果監察不到位,我們是根本無法保證錢花到該花的位置的。”….確實是這樣,隨著推廣的進行,首先是農場的產值大幅度增加,以往萬把畝土地,生產了糧食,上繳之後,留在農場的價值大概只有幾萬塊,而且這些東西還是以糧食為主,真正的錢可能只有幾千而已,而當生態農業鋪開之後,那麼每年經手的資金可能就有幾十上百萬,如何監管至關重要。
而且這還關乎推廣能否順利進行,如果沒有監管,誰知道需要推廣的農場會做什麼事情?畢竟很多農場的領頭人可能在很早以前就是當地的所謂族老,他們能做出來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是匪夷所思的,李昭可不想和這些人扯皮。
領導這時點點頭道:“這個我知道了,我會和上級反饋,到時候成立專門的監管部門,應該能夠比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你們放心,監管部門本身,我們也會想辦法監管的,不會讓事情出現反覆的,這一點你們可以放心。”
李昭也不管他們最終怎麼樣,到時候產值有就可以了,畢竟他們只是一家軍工廠,現在推廣生態農業確實都是義務的,重點問題提到就可以了。領導這時又問道:“除了監管的問題,還有什麼問題,一起都提出來吧。”
這時所有人都看向李昭,李昭也瞬間明白,這是按排位來說啊,於是說道:“我倒是有點想法,第一個就是關於規模的,這一次推廣的面積非常大,估計有一億畝耕地,如果算上非耕地部分,那麼估計有兩三億畝吧?大概有兩個省的面積,所以我們需要抽調足夠的人手,畢竟相關省份的農業人員今後都是忙這了。”
這時領導說道:“這一點你們可以放心,由於推廣的需要,我們已經下發通知,年後抽調相關人員暫時加入你們農業研究所,大概有七八百人吧。不過不少人的學歷並不算高,在開創性上估計和你們研究所的人沒法比,但都是在農業上有比較好技術的,這一點你們可以放心,對了,這些人的工資我們會出。”
李昭一聽,眼前一亮,接著說道:“如果有這麼七八百人,那麼我們就能採取其他的模式了,那就是直接成立相應的小組,由我們農業研究所的有經驗的人帶隊,然後由小組來指導相應的農場工作,這樣無論是規劃發展模式還是解決問題都夠了,領導您覺得怎麼樣?畢竟我們農業研究所的人更有經驗一些。”
李昭對於工資什麼的並不在意,那才多少錢?撐死一年幾十萬,對於廠裡在農業研究上花的錢來說,不值一提,畢竟他們的各種裝置都是最好的。
領導這時說道:“這一點沒有問題,我們抽調人員,本就是給你們打下手的,除了這些還有什麼,都提出來,我能辦到的都能給你辦,辦不到的還有上級。”
李昭這時說道:“領導這倒不至於,不過由於這一次的推廣面積實在太過巨大,所以我倒是有一點其他的想法,那就是能不能將一些農場進行合併?”….聽了李昭的話,這時會場的人都議論起來,好一陣,領導才說道:“說說看。”
李昭這時說道:“領導是這樣的,其實萬畝左右的土地,發展起來是有比較大的侷限性的,您也知道我們搞得生態農業,是會佔據很多土地的,就如我們李家村,其實我們建設的地方,選擇的都是石灘地,而非良田。而我們將來要推廣的農場哪裡會有石灘地搞建設呢?與其每個農場都建一套設施,不如集中建設。”
李昭這話說完,蘇父也說道:“是的,領導,其實每個農場都建一套生態農業的設施,是會有很大浪費的。比如牲畜養殖場,由於養殖規模相對擴大了,必需建飼料加工廠,顯然為了完成生態迴圈,每個農場都是要養牲口的,那每個農場就都要建加工廠,就以比較小的為例,現在也基本能滿足兩三個農場需求。”
蘇父這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就如小型的飼料加工廠,其實一個供應四五個農場都是沒有問題的,大不了就是夜班也加工就是了,這樣重複投資的專案還有很多,比如養殖場的汙水處理設施,比如腐熟池等等,都是需要反覆建設的。這些如果合併之後,就可以相應的減少很多的投資,每個農場幾千上萬還是有的。
由於農場數量確實很多,有一萬多個,最後能夠節約的費用就非常可觀了,直接上億,畢竟這時相對於兩個省的投資,規模還是很大的,當然這還是第一期。
聽了李昭和蘇父的話,領導也知道其中的好處,於是問道:“合併是有很多好處,但管理該怎麼辦?幾個農場合並之後,體量會大很多,交給哪一個村長顯然都是不合適的,畢竟很多地方,鄰村可能都是有矛盾的,甚至矛盾很深。如果不能解決管理問題,那麼推廣同樣進行不下去,我想你們明白這個。”
蘇父聽到這裡笑道:“這也不難,我大概估算了一下,如果十來個農場合並一個的話,基本上就有一個鄉的規模了,直接由鄉政府直管算了,而各個村長更好安排了,由他們主管專案就是了,只是如何管理鄉鎮的政府,卻需要領導想辦法了,畢竟您也知道,鄉里本身還是有其他事情的,而且最重要的是錢要怎麼管。”
。.
居凡世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