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四合院之都是黑科技> 第四百三十四章 整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三十四章 整合

李昭也沒想到楊廠長今天還會問這個問題,當然李昭不能告訴楊廠長他見過這個,只能現編一個合理的理由,不然這就沒法解釋了,不過李昭的思考是非常快的,很快就給出了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

李昭這時說道;“沒什麼,就是材料廠建的房子裝修好了,準備分房子,我今天去參觀了下分給我的那套房子,發現樓上使用的是木質窗子,對了是十樓。然後就想到了可以用鋁合金代替木質的窗子,畢竟鋁合金非常容易加工,而且不容易被氧化,又有不錯的強度,算是比較不錯的高層門窗的材料。”

李昭給出的解釋算是比較合理的,畢竟誰會沒事想到一個鋁合金的門窗啊,而且還是一個非建築相關的人士,不過李昭這個解釋也算是無懈可擊了。

聽了李昭的解釋,楊廠長默默點頭,說道;“那我問問上級,看要不要搞。這個事情先放到一邊,咱們說說這個車的事情吧,材料廠的樣車可是已經出來了,咱們民用的車輛什麼時候開始試製?我這可是等的夠久了。”

李昭聽到楊廠長問這個,說道:“廠長,這好飯不怕晚,我們廠以及材料廠,現在都是有著巨大短板的,我們沒有足夠的高階技工,現在直接上專案,其實並不是明智之舉。要知道現在材料廠的機械研究所的人,大多數都是圍著軍車在工作,接下來更是需要派人和車出去進行一個使用測試,我們都缺人啊。”

想要生產出好車,除了機械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大批合格的工人,顯然工人這一塊是軋鋼廠以及材料廠的短板。軋鋼廠的機加工車間本來不是重點車間,所以一直以來實力都相對較弱,和一機械加工為主的工廠相比更是如此,而材料廠是建廠時間太短了,現在能夠穩定的製造機床,是調來的人夠多的原因。

然而現在要建兩座汽車製造廠,那技術類的員工可不就缺了嗎?你讓低階技工使用好的機床,他也沒有多大可能造出合格的零件。畢竟李昭這次需要的零件總體精度都非常的高,肯定是不能如過去那樣上手修整的。那樣的生產效率,顯然就太低了,所以李昭才會多次去點楊廠長,讓他重視高階技工的培訓工作。

這時楊廠長說道:“那從機械研究所抽些人進行民用汽車試製不就行了,現在不是已經造出來軍車了嗎?應該不需要這麼多人了啊,咱們早點拿出來,也能早點出成績不是。”聽著楊廠長的話,李昭不禁苦笑,這還真是催上癮了。

研究所的工作可不止這些,現在還在進行機床數控化工作,畢竟有些特殊加工,如果改成數控的,可以節約很多時間。除此之外就是多軸數控機床,李昭也準備先將機械部分直接整出來,讓電子研究所慢慢研究。李昭準備讓研究所試一試能不能直接用多臺計算機一起控制一臺機床,如果成功,那多軸也就出來了。….除了機床數控化工作,還有模鍛機的設計工作,現在已經在進行設計,不過由於這套裝置更加複雜,而且人手也不夠多,進行的不算快,不過估計年底能差不多拿出圖紙,到時候估計又需要進行一次大規模聯合研究以及製造。李昭需要在明後兩年完成模鍛機的建設,然後進入到驗證機的製造階段。

除此之外李昭自己還在進行飛機發動機的繪製工作,這個工作最複雜,畢竟李昭不可能直接按照原版的製造,那個雖說效能還可以,但畢竟只是按照大玩具的標準造的,李昭這次製造,那可是要用於真正飛機的,整個發動機就不能那麼草率了。而且李昭準備走的路子是力大磚飛,所以這個發動機至關重要。

現在這個時代計算機技術太落後了,氣動佈局都是隻能用李昭記下來的。而且李昭還不敢做過多的更改,畢竟這時在風洞軟體上跑過的設計,肯定比李昭自己瞎改要來的優秀。所以現在基本上算是有了發動機以及氣動佈局,而機械結構部分李昭也不擔心,只是控制系統李昭有點頭疼,到時候只能拉研究所一起啃了。

研究所在這樣的情況下,顯然不太可能再抽人搞民用汽車的試製,所以李昭也回道:“廠長,還是等下個月吧,軍車專案現在只是試製個幾輛用於測試,所以不會耽誤太多時間的,如果抽人的話,不僅會耽誤現在的軍車,也並不會很快完成民用車輛的試製,所以還不如直接先完成軍車,再說民用車輛的事情。”

李昭也是無奈,兩人又討論了一番,李昭才算離開楊廠長辦公室,看了看時間,差不多吃飯了,李昭也連忙趕回材料廠,去陪蘇雅吃午飯,現在有了蘇雅在身邊,李昭平時吃飯也規律了很多,每次她都會幫李昭把飯打好。

剛回到材料廠,走到蘇父的辦公室,蘇父就說道:“你來的正好,上午電子所那邊送來了報告,說多元器件積體電路他們已經做出來了,想用這個製造一臺新的計算機。據他們所說,這次他們整合了十個元器件,我是聽不懂什麼意思。”

李昭聽了之後說道:“這是好事啊,那他們有沒有說運算速度能到多少?”

蘇父這事笑著回道:“據他們所說,估計可以達到每秒二十萬次,體積和現在的相同,也就是翻了四倍左右,這應該很好了吧?”

李昭這時也很高興,說道:“這當然是好事了,就是他們的光刻工藝研究的怎麼樣了?最近我都沒有他們的情況,對他們的研究進度不太瞭解。”

蘇父這時說道:“他們說這次的元器件就是用光刻工藝製造的,這應該是成功了吧?就是不知道效能怎麼樣,我對這種技術方面的事情都不怎麼懂。”

李昭也是感嘆,這些人還真是夠厲害的,雖然初期的光刻技術並不難,畢竟最初的光刻機是一微米的精度,也就是一千奈米,但這是有無的問題,有了這個,你才能說以後的發展。這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是十分重要的,現在有了這個,他們就有了改進的依據,更何況李昭還將未來的發展方向給了研究所。….李昭這時說道:“爸,我們快點吃飯,一會我們一起去研究所看看。”說著李昭走到桌子旁,坐在蘇雅身邊一起吃飯,而且還是狼吞虎嚥的樣子。

看的蘇雅直皺眉,說道:“你慢點,不是已經制造出來了嗎,你還急什麼?”

蘇父這時看著李昭和蘇雅,也是笑著道:“看你這急切的樣子,這次的突破應該是非常有意義的了?這麼長時間,還是第一次見到你這麼急切的吃飯。”

李昭笑著說道:“當然有意義了,有了這個,我們就有了改進的方向,以後我們只要保持每一年半能上一個臺階的話,我們就能保持計算機不至於落後了。咱們以後的裝置,需要計算機的實在太多了,不只是數控機床,我們以後生產的所有裝置都是有可能和計算機結合在一起的,用計算機來控制機器。”

蘇父聽了也是皺眉,問道:“你是說,以後基本上每年都要有進步才行了?另外就是你說的那種情況怎麼可能出現,計算機那麼大,往哪裡塞啊?”

李昭說道:“是啊,西方有一個叫做摩爾的人推斷說,積體電路每十八個月整合度就能翻一番,而計算機的運算速度是依賴整合度的,現在我們只能完成每秒幾萬次的計算,但過個幾十年,計算機每秒鐘的計算速度就能達到億億次以上。到那時候,一個指甲蓋大小的積體電路,就能抵得上現在幾百萬臺計算機了。”

見蘇父一副不可思議的模樣,李昭接著說道:“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只能不斷在計算機方面進行投入,這絕對是大國重器,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李昭說這個是大國重器那是一點也不為過,未來已經證明了的,未來幾乎所有的進步都是要高度依賴計算機的,可以說計算機是未來社會的基石。李昭怎麼敢在這個方面放鬆?將來不僅要投錢,更是要加大力度的投錢才行。

想到這裡李昭接著說道:“對了,我有一個想法,就是對於有重大突破的專案,我們是不是要搞一個獎勵制度?另外就是對於專案研究的關鍵人物,我們要進行優待,他們才是我們將來超過其他工廠乃至未來成為世界一流工廠的基石。”

.

居凡世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