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連續攻破襄陽、江夏兩座荊州重鎮,徹底殲滅曹魏荊州水師的訊息,很快便傳遍了天下。
吳國立國以來數次北伐,從未取得過如此的戰果,令整個天下都不由得重新審視吳國的戰力。
訊息傳回洛陽,曹魏的皇帝曹叡頓感頭痛欲裂,最近他宮裡才新選了一批美人,最近他美人勤於耕耘,導致他的身體每況愈下。
原本自從隴西戰役結束後,曹魏便迎來了一個較長時期的穩定局面,姜維也不在雍州鬧事了,吳國這邊也沒有任何動靜,除了公孫淵讓他耿耿於懷外,整個天下似乎一切盡在掌控。
曹叡也得以過了一個太平年。
過完年後,他連續下了幾道聖旨,催促司馬懿儘快出兵討伐不臣的公孫淵,然後每一次司馬懿都以大雪封山,道路難行為由,予以拒絕。
終於,在春季來臨之日,司馬懿從北平發來上表,稱已經率軍離開北平,開始朝著遼東進軍。
雖然曹叡不喜歡司馬懿,然而對於司馬懿的軍事能力,曹叡卻是極其有信心的。他相信以司馬懿的統軍之能,半年之內徹底蕩平遼東,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然而曹叡還沒有高興多久,便連續收到多分荊州和揚州發來的急報,說吳國盡起荊揚大軍,朝著魏國攻擊而來。
一開始曹叡還有些不信,畢竟吳國數月前才把公孫淵向吳國稱臣的表文,直接轉給了魏國,這一行為無疑是在討好魏國,表示自己絕不會和公孫淵同流合汙,與魏國為敵,沒想到司馬懿剛開始進軍遼東,吳國便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國戰。
曹叡當即下令各軍嚴守城池,並開始抽調軍隊支援壽春、襄陽等軍事重鎮。
然而自曹叡得知吳國全面發起了對魏國的國戰還不到十日,便連續收到多份噩耗。
先是襄陽陷落,陸遜火燒襄陽,襄陽守軍幾乎全軍覆沒,守將文聘不知所蹤。然後是大魏國荊州水師被吳國小將甘辛擊敗,全軍覆沒。再然後是江夏也被吳國的丁奉聯合小將甘辛給奪取了。
這一連串的重大失利還不算完,更嚴重的是,吳國大都督陸遜,正率領著荊州主力精銳,在全力攻打新野。
曹叡雖然身心俱疲,卻不得不緊急召見幾位心腹,商議對策。
曹叡邀請了如今朝中最重要的託孤重臣陳群、自己最信任的宗室曹爽以及自己的帝師高堂隆商議對策。
高堂隆作為帝師,與曹叡有師生之情,曹叡稱帝后,對於高堂隆一向十分敬重和寵愛,然而最近曹叡和高堂隆的關係有些緊張,原因還是因為曹叡大興土木。
高堂隆十分反對曹叡大興土木,但和陳群的勸戒不同,高堂隆習慣於迂迴勸戒,去年年底曹叡新建的崇華殿發生火災,皇帝急招會看天象的高堂隆,問道:
“宮殿大火,是不是預示著將有災禍降臨?”
高堂隆回答道:“當然了,這是上天告訴陛下不要再修宮殿了,要愛惜民力,不然就是昏君,就要亡國。”
曹叡想了想說:“你說的不對啊,漢武帝有次也是宮殿大火,之後馬上又重修了,難道漢武帝也是昏君嗎?”
高堂隆說:“那是漢武帝聽從了越地的巫師建議,重修宮殿用於鎮壓火祥的。可之後就發生了涉及到太子的巫蠱事件,可見這種事情非常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