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三國:天縱英才麒麟兒>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多多益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多多益善 (1 / 2)

在姜維大軍攻破武關,做出一副直逼宛城,實則漸漸靠近清陽戰場的同時,王平這一路的九萬大軍也傾巢而出,如滾滾洪流般,攻向函谷關。

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因其地處“兩京古道”,緊靠黃河岸邊,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

只要攻下這裡,洛陽的大門便會徹底向蜀漢敞開,王平的兵鋒便可直指曹魏的統治核心:洛陽城。

函谷關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戰國時期,楚、趙、魏、韓、衛諸國合縱攻秦,至此敗還。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時,新立的楚懷王為儘快平息戰亂,宣告誰先入關中,得為關中王,此處所指的關亦是函谷關。最後劉邦接受張良的建議繞道進入關內,率先入關,獲得了巨大的聲望,也間接為大漢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故而函谷關歷朝歷代,都是十分重要的險關。

王平九萬大軍,出潼關後一路兵鋒向東,銳不可當,連續攻破了弘農、大陽、新安等多座城池,兵鋒直抵函谷關下,令曹魏舉國震動,受到的衝擊力遠遠大於曹綾在幷州作亂和姜維陸遜重燃荊州戰火的影響。

畢竟曹魏的朝中諸公大多都住在洛陽,倘若洛陽有失,則一切都將化作烏有。

此時曹魏剛剛改元正始,滿朝群臣都期待著大魏如朝陽般冉冉升起,迎來新的一輪發展。

可無情的現實便是,大魏國境處處烽煙四起,敵人甚至都要打到國都來了。

朝中諸公慌作一團,紛紛提議遷都,有的提議遷都許昌,有的提議遷都鄴城,連小皇帝曹芳都有些慌亂,連忙向司馬懿詢問應當如何應對。

司馬懿則緊急從親征王凌的大軍中抽身回到洛陽,安撫住小皇帝,並震懾住滿朝諸公,以小皇帝的名義下旨:擅論遷都者,死罪!

而後緊急派出司馬師、司馬昭兄弟,率三萬大軍駐防函谷關,防止王平攻破函谷關,並動員幽州、冀州、青州、兗州、徐州五州兵馬,二十萬大軍,開始往司州集結,準備應對即將來臨的大戰。

這無異於下達了曹魏的總動員令,因為剩餘的大州里面,荊州和揚州、幷州原本就戰火不斷,僅剩下的一個豫州,一方面才因為王凌的叛亂導致了人心不穩,同時豫州還肩負著支援荊揚戰場的重任,暫時無法支援司州。

故而司馬懿幾乎是動員了曹魏所有的精銳,籌集大軍,與蜀漢決戰了。

一道道的聖旨不斷地朝著各州散發出去,整個曹魏都被動員起來了。如今司馬懿的身邊,自己的兩個兒子都外放去了函谷關。

而自己辛苦經營出來的班底,要麼都在毌丘儉麾下,要麼就在兩個寶貝兒子麾下,留在自己身邊,且信得過的人,只剩下了少年神童鍾會。

然而鍾會的確是一位可造之材,在討伐淮南叛亂的王凌途中,鍾會出謀良多,譬如下旨赦免王凌之罪,並讓司馬懿寫親筆信給王凌勸降這個計策,便是鍾會出的。

正因為這個計策,讓王凌的叛亂平定得異常迅速,故而司馬懿越來越賞識鍾會了。

在下達總動員令後,司馬懿找到鍾會,問鍾會對於如今的形勢怎麼看?

鍾會結合了各種情報後,胸有成竹地對司馬懿說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