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無疑是一口氣打了魏蜀吳三國的臉。
對於魏國和吳國而言,公孫淵曾經先後臣服於兩國,而如今改元“紹漢”,意思就是說,你曹魏和孫吳都是亂臣賊子,我公孫淵才是一心終於大漢王朝的,大漢王朝如今在我遼東得到了延續。
對於蜀國而言,公孫淵此舉,無異於否定了蜀國自稱大漢的正統性,你蜀國也是冒牌貨,無非是打著大漢的幌子招攬人心,既然你劉備可以,我公孫淵自然也可以。
能夠敢於同時得罪魏蜀吳三國,從某種意義上講,公孫淵也的確算得上霸氣外露了。
自立為王后的公孫淵,還沒來得及激動太久,很快便收到了魏國再次舉兵討伐的訊息。
據說這一次,曹魏派出了曾經和諸葛亮在雍涼反覆爭奪的司馬懿親自率軍,而且還帶出了曹魏最精銳的洛陽兵馬,其中包含了當年橫掃烏桓的曹魏虎豹騎,還有曹魏賴以立業的青州兵。
這一下,公孫淵開始有些心慌了。
他召來了自己最核心的兩位心腹:遼東大巫卑衍和大將楊祚,商議應當如何應對。
卑衍認為,遼東已經不是第一次面臨曹魏的大舉進攻了,每一次都可以打得曹魏灰頭土臉,大敗而歸,沒什麼值得擔心的,於是對公孫淵說道:
“燕王不必擔憂,我遼東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有三萬精兵,還有巫族相助,即便曹魏來攻,定然還是可以叫魏軍有來無回。”
卑衍對於自己的巫術很有自信,尤其兩次大戰,自己的巫術都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故而堅信,無論誰率軍來攻,無論是哪支軍隊來攻,都有必勝的信心。
楊祚也認為不必憂慮,對公孫淵說道:
“卑衍將軍說得沒錯, 既然可以以水攻之計大敗毌丘儉,自然也可以以水攻之計大敗司馬懿,只要提前做好籌謀,定然可以叫司馬懿有來無回。”
可公孫淵依舊有些擔憂,他對兩人說道:
“這個司馬懿可不一般,能夠與聰明近妖的諸葛亮旗鼓相當,可見一定是個不好對付之人,以前我們用來對付魏軍的法子,恐怕未必可以湊效。”
卑衍見公孫淵始終心懷疑慮,便說道:
“或許燕王可以先假意向東吳稱臣,換取東吳攻擊曹魏,從而聲東擊西,逼得曹魏不敢孤注一擲,則遼東之危,便可自解!”
公孫淵想了想,覺得卑衍所言有理,於是說道:
“好,那孤就先向東吳稱臣,派遣使臣渡海聯吳,歸還部分東吳計程車卒與財帛,以減輕遼東的壓力。”
公孫淵心裡如此想著,可唯一擔心的便是東吳會不會領情,畢竟自己曾經狠狠地戲耍過東吳一次。
見到公孫淵面露難色,卑衍笑著說道:
“燕王不必擔心東吳不領情,那東吳國主孫權好大喜功,此番我遼東歸還東吳將士及財帛,又附上厚禮,可以算得上給足了東吳面子。且倘若遼東被滅,魏國再無後顧之憂,屆時吳國的壓力倍增,有唇亡齒寒之干係,故而臣料定東吳一定會領情的。”
聽到卑衍一番分析,公孫淵頓時又恢復到了豪情萬丈的樣子,心中嘆道:
“東吳啊東吳,我遼東虐你千百遍,你最終還是不得不甘心受虐,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