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綾很清楚曹志的底細,原來曹志乃是曹植庶出的兒子,算起來還是曹綾的堂兄。
可曹綾一向對於曹植家的後人,沒有絲毫的好臉色。
因為她的母親,便是因為曹植的風流放蕩,蒙受了不白之冤,最後被父親賜死的。
這件事情她始終耿耿於懷,乃至於對於曹植的兒子曹志,也是非常的厭惡。
此外為了防止宗室作亂,曹家對於嫡系宗室的控制一向十分嚴格,尤其是曹植的家族,更是受到了皇室的嚴格管理,是不允許出皇城的,沒想到曹志卻自己跑到隴西來了,這無疑違反了宗室的法度。
故而曹綾質問曹志道:“曹志,沒有陛下的聖旨,你怎麼敢私自出洛陽?”
曹志知道自己私自出洛陽犯了宗室的大忌,但也凜然不懼,回懟道:
“我來隴西,是為了替大魏守護雍州,我自問問心無愧!倘若你要抓我回去,要抓便抓!”
遊楚雖然知道曹志姓曹,卻萬萬沒有想到曹志居然是宗室,曹志自己沒有說過,遊楚也從來沒有問過,見曹綾和曹志簡直一對冤家,趕緊打圓場道:
“公主殿下,曹志自入隴西以來,出謀良多,乃是下官在隴西最重要的助力,對大魏也是有功的,還望公主殿下寬恕!”
郭淮也沒想到曹志是宗室,但一直以來對曹志都蠻器重,覺得此人頗為有才,乃是可造之材,困在洛陽實在是埋沒了人才,於是也說道:
“公主殿下,如今隴西羌人作亂,曹志久居隴西,對隴西各種情況十分熟悉,此刻國家正值用人之計,不如讓曹志留在軍中,戴罪立功!”
曹綾見郭淮和遊楚都為曹志求情,算起來曹志其實也並沒有犯下什麼天大的過錯,如今正值雍州動盪之際,的確也不適合意氣用事,於是曹綾冷冷地對曹志說道:
“曹志,你私自脫離洛陽之罪,往後再與你算,既然郭將軍為你求情,本宮就給你一個機會。”
曹綾最擔心的,便是有任何人威脅到曹叡的皇位,尤其曹志和曹叡乃是平輩,如果冒出來一個功高蓋主的宗室人才來,對於自己這一脈是很不利的,於是曹綾繼續說道:
“曹志,你須記住,你只能是長史,不得帶兵,不得榮升,將來就算立下天大的功勞,那功勞也是郭將軍和遊太守的,沒你什麼干係。你若不願意,現在就滾回洛陽!”
曹志面對曹綾咄咄逼人的威脅,絲毫不以為意,他凜然說道:
“功名利祿,於我有何用處?我不過是不願意困在洛陽當個廢人罷了,公主殿下既然有如此要求,我自當遵循便是。”見曹志如此表示,曹綾便冷冷地笑了一聲,然後步入了馬車之中。
郭淮趕緊拉著遊楚和曹志詢問了一番隴西城的戰況。
得知隴西城曾被十萬羌兵圍攻時,對於隴西城的陷落也就釋然了,他不打算追究遊楚的失城之責,但是要求遊楚和曹志帶著大軍儘快趕往隴西。
浩浩蕩蕩的魏軍,便在遊楚和曹志的帶領下,滾滾朝著隴西城而去。
大軍行了一日,終於抵達了隴西城下,此刻的隴西城,城頭之上已經飄揚著漢字大旗。
魏軍便在隴西城東門外八百步落陣,擺好陣勢準備攻城。
蜀軍這邊,見魏軍大軍已至,姜維率領著馬岱、諸葛瞻、傅僉、關銀屏、花鬘、潘平、俄何燒戈等一眾將領登上城頭,眺望魏軍大陣。
姜維舉目遠望,只見百八步外,魏軍旌旗獵獵,有“魏”字大旗,還有郭淮的“郭”字軍旗,遊楚的“遊”字軍旗,夏侯霸的“夏侯”軍旗,還有一面“文”字軍旗。
只見旗杆最高的“魏”字大旗下,一名國色天香的少女立馬於大旗幟下,明黃的襖子配上潔白的毛領,更襯得她華貴而動人。
姜維定睛一看,果然是當日宴會上見過的那個顏值美得令人髮指,身材有些遺憾的大魏公主曹綾。
而其餘各將,姜維已經打過幾回照面了,知道應該是郭淮與遊楚。至於那個夏侯,姜維根據小諸葛的彙報推斷,應該是夏侯霸。
於是在心中思索著:
“夏侯霸?夏侯霸!啊我想起來了,這夏侯霸好像是我蜀漢後期名將啊,今後為成為我姜維麾下頭號勐將啊!原來他這時候還在曹營,好像要司馬懿滅曹爽奪權後才會投奔蜀漢,可惜啊可惜,如此良將,應該早點挖牆腳的!”
又見那“文”字旗下,乃是上次那位武藝超凡的長腿美少女,瓜子臉、柳葉眉、白皙的臉蛋、傲人的身段,一臉的英氣。
姜維便在心中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