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三國:天縱英才麒麟兒> 第五十二章 班師回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二章 班師回朝 (1 / 2)

廣州灣一戰,姜維順利俘虜了三萬東吳先鋒,還俘虜了東吳水師三千人。

東吳隨軍的軍糧共有六萬石,除一部分被海上侵蝕損耗外,絕大部分都還可以用。

加上原本廣州城府庫裡被搬走的軍糧財帛,也都被東吳俘虜供了出來,找到之後得錢過萬銖,糧三萬石。

一下子廣州城就變得物資充沛了。

另外還俘獲了樓船三十艘,稍加修復便可繼續使用。

艨艟戰船卻是被颱風折損了幾十艘,剩下的有二百四十餘艘修理之後仍可以繼續使用。

如此一來,蜀軍的水師力量一下子便得到了質的躍升,幾乎可以和東吳水師分庭抗禮了。

東吳的先鋒主帥諸葛恪得到了姜維的盛情款待。

姜維深知,如果一切按照他所知的歷史走的話,這個諸葛恪多年後將會成為東吳第一權臣,獨攬軍政大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雖然諸葛恪現在是個俘虜,但絲毫不排除他未來東山再起的可能性,姜維也有心推諸葛恪一把,讓他在東吳站穩腳跟,好在日後成為吳國第一禍害。

此外諸葛恪有個好老爹,恐怕東吳肯定會營救他的,自己也可趁機敲下一筆錢。

如此既能夠結下一段善緣,又能夠帶來許多的收益,何必還要把諸葛恪當做俘虜呢?

別的不說,畢竟此人還是諸葛瞻的堂哥,恩師諸葛孔明的大侄兒,就算看著這份親戚關係上,自己也該對諸葛恪多加關照。

在確認諸葛恪不會武功,也不懂法術後,姜維根本就沒有關押過諸葛恪,直接把諸葛恪交給了諸葛瞻。

他相信諸葛恪是一定無法從會奇門遁甲的諸葛瞻手裡逃脫的。藉此機會,也好拉近拉近這對堂兄弟之間的關係。

畢竟,經此一役,姜維判斷,東吳和蜀漢應該會罷兵言和了。姜維有此判斷的原因有三點:

其一是從戰略角度,天下的大局依然是曹魏一家獨大,無論是東吳還是蜀漢都難以獨自承受曹魏的壓力。

如果吳蜀繼續爭鋒,只能落得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結果,這是吳國所不能接受的。吳國多有飽學之士,不會看不透這其中的厲害。

其二是從國力角度,東吳在領教了姜維的戰鬥力後,未必敢發傾國之兵在攻打交州。

打得贏姜維還好,無非是收復交州,但如果打輸了,再在交州損失幾萬兵馬,必會造成東吳國力的急速下降。

其三是從利益角度,江東富庶,荊州也還算得上民豐物沛,但交州基本只能算作一片蠻荒之地,並非東吳的命脈所在,即便丟了,也並不會損失太多的經濟利益。

基於以上三點姜維斷定這場仗打到這裡,基本上算是打完了,他料定東吳很快便會遣使到蜀漢求和。

所以蜀漢軍中不但諸葛瞻對諸葛恪極好,連姜維也是對諸葛恪十分的客氣,時常去探望諸葛恪,還經常誇耀諸葛恪乃是東吳第一神童,才華之高不在恩師諸葛亮之下,將來必定封侯拜相,宰執東吳。

姜維表示:自己原本是要輸的,不過是走了狗屎運,吳軍遇到的颱風,自己才白撿了這麼個天大的便宜,若非如此,兩軍對壘,自己一定不是諸葛恪的對手。

自己十分的欽佩諸葛恪的能力,小小年紀便可身居高位,五十騎入丹陽便能收服數萬丹陽山越,此等功勞,也只有他的恩師諸葛孔明七擒孟獲收服南中可相提並論。足見諸葛恪乃是大才,未來東吳冉冉升起的一顆將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