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太小?”聽著楚揚的話,馬迪和張延武兩位笛子大師聽到楚揚這句話,相對而望,不知怎的就同時笑了起來。
“呵呵,楚揚啊,那你覺著,我們兩個老傢伙應該是什麼樣的規格呢?”馬迪笑呵呵地問道。
“馬老師你是笛壇泰斗,這開專場音樂會,怎麼著也應該省級以上的規格吧,按說寶島就算是文化部或是宣傳部主辦,也是說得過去的,怎麼就只有一個大學的規格?”楚揚既然說了,乾脆就一說到底,把心裡的疑惑全都說了出來。
說實在的,和馬迪出來參加這次音樂會,楚揚是抱了挺大的希望來的,不過現在,他的心裡卻有著些許失望。
“宣傳部?文化部?”聽著楚揚的話,馬迪又是哈哈一笑,不過笑過之處,卻是有很多感慨。
“楚揚,看來你雖然笛子的技藝已經出神入化,不過還是不太瞭解華夏笛壇的現狀啊。”馬迪笑過之後,有些感慨地說道。
“哦?什麼現狀?”楚揚沒想到馬迪居然由這個問題談到了笛壇現狀。
“其實說到這個問題,不僅僅是笛簫,整個民樂在華夏的發展,都處於一種日漸萎縮的局面。”馬迪說到這兒,頓了頓,接著說道:“你只是想象一下,一年裡在電視和網路媒體裡,各種民樂的演奏、比賽等節目,有多少出鏡率就明白了。央視民樂大賽四年一次,除了業內的人士,有人看嗎?”
馬迪說到這裡,有些自嘲地嘿嘿笑了兩下,坐在他旁邊的張延武也不住地點著頭,顯然很是認同老友的說法。
他在寶島的笛壇也是個大家了,不過像今天這樣的活動,就算是頂級的規格了。平時他也就是在家裡或是在文化館教教學生,再到大學裡搞搞講座什麼的。雖然頭上頂著個“寶島笛王”的稱號,可是除了那些笛子愛好者們知道他之外,普通大眾甚至根本不知道他張延武的名字!
就算是最普通的一個三流明星,在寶島的知名度也要遠高於他!
聽了馬迪的話,再看看兩個人的表情,楚揚頓時覺得自己這個問題有些唐突了,這不是揭人家的短處嗎?
不過也正是馬迪的這番話,提醒了楚揚,讓他意識到了民樂在現代社會,居然已經沒落到了這樣的地步。如果不是親眼看到這兩位笛壇泰斗級人物今日的遭遇,他還真是難以想象事實居然會是這個樣子。
笛子真的是小眾樂器嗎?
搞民樂的真的不能像那些大眾明星一樣,得到社會的認可和樂迷的承認嗎?
隱隱的,楚揚覺得並不應該是這樣!
他想起了自己在網路上傳播的那幾首曲子,《亂紅》到現在還高居下載榜首,《枉凝眉》也是成績不俗,就連這樣簡單通俗的曲子,都能取得這樣的效果,為什麼像這些大師們卻不行?
曲子!是曲子的問題!
楚揚突然間靈光一閃,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沒錯,不管是《亂紅》還是《枉凝眉》,都是屬於流行音樂的範疇,這樣的音樂加上簡單的改編,可以更加適應年輕樂迷的口味,而像是《揚鞭催馬運糧忙》、《牧民新歌》等這些經典的笛子曲,好是好,可是創作歷史卻太過久遠了,都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東西,創作背景、表現手法都是那個時代的東西,拿到現在來,還怎麼能抓住年輕人的心?
想到這裡,楚揚頓時興奮地和馬迪、張延武兩個人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馬老師,張老師,我覺得笛子演奏也應該流行化,跟上時代潮流,適應現代年輕人的審美觀,這樣才能使更多的人認識笛子、喜歡笛子,才更有利笛子的推廣,你們覺得呢?”楚揚興奮地將自己的想法和兩個人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