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
東京凌晨的空氣裡,些許燥熱盡數散去的同時,也平添了幾分清冷之意。
姜潛早早地來到自己的辦公室,透過落地窗,看著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看著軌道上來來去去永不停歇的鋼鐵箱體,看著東京都高低錯落、鱗次櫛比的寫字樓,也看著隱藏在不知名的某處,似乎帶有縷縷香火氣息的老舊神社。
“噔噔——”
短促的敲門聲響起,姜潛輕撥出一口氣,揉了揉隱約有些疼痛的眉心,沉聲說道:“請進。”
他今早只預約了一位客人。
一位,可以幫助他在這座繁華的城市,初步站穩腳步的客人。
門鎖機芯轉動,解鎖後又很快閉合,一個相貌普通的年輕人走了進來。年輕人穿著黑色的西裝,很普通地搭配著白色襯衣和藍色領帶,鼻樑處架著一副只有底框的眼鏡。
唯一能夠讓人感覺這人稍微有別於他人的,或許是對方頭上那一小根隨風搖擺的呆毛。
姜潛走到辦公桌坐下,指了指實木方桌前方的旋轉座椅,微笑著說道:“這麼早就麻煩你過來,真是辛苦了。請先坐下吧。”
土間大平沒有客氣,作為半個自己人,也作為彼此都知根知底的合作者,他們之間,並不需要講究那些商場上的談判手段。
因為從一開始,雙方就很清楚彼此的底線,以及彼此能夠做到何種地步。
他這次來這裡的目的,是以「江河軟體」的名義,正式跟這個建立不久的「Miracle」,簽訂合作意向書。
當然,並不是真的要合作什麼的意思,只是向外界正式表達一種態度——這家新公司是有後臺的。
僅此而已。
至於到時候如果真的有公司跟「Miracle」在利益上產生了衝突,「江河軟體」會不會出力?答案當然肯定的。但出力出多少,卻是一個有些含糊不清的問題了。
畢竟,姜潛這次來到日本,只是代表他自己以及那位遠在華夏天水的老爺子的意志,並非代表著「天水」這個華夏網際網路產業中的龐然大物。
在這樣的前提下,姜老爺子和姜河,能夠出的力,自然也是有限度的。
姜潛自然明白這一點,因此也沒有在這些方面,對「江河軟體」產生多大的期待,甚至說是依賴情緒。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無論創業還是其它什麼,人脈關係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始終都是自己本身的硬實力。
從頭到尾瀏覽了一遍合同,姜潛拿起桌上的筆,準備簽字。
其實說到底,現在他倆做的,也只是一個面子上的流程。這份合同一擬定好,姜潛就已經讓專業的法務人員過目了,確認沒問題之後,才有了今天的會面。
雖說年紀不大,但從剛上大學就開始在家族企業裡面幫忙的他,對於企業管理這方面的事情,耳濡目染之下,還真有不少的經驗與心得。
更別提,他大學時主修的專業,還是經濟管理學。
土間大平接過其中一份檔案,掃視了一眼簽字的地方後,點了點頭,將那一沓裝訂好的白紙收回到了隨身的公文包中。
突然的,土間大平似乎想到了什麼,手上的動作不停,但卻抬起了頭,看向姜潛,有些好奇地問道:“你已經跟小煜談過了嗎?”
姜潛聞言一愣,接著立馬笑著搖了搖頭,解釋道:“我們這邊最近還在跟不死川文庫商量具體的授權合同。”
在生意場上,意向是意向,合同歸合同。在正式簽訂合同之前,誰也不能確定到底會發生些什麼。而就算是雙方合作的意願無比強烈,在涉及到具體的利益分配時,也少不了各種各樣的試探、磋商。
不死川文庫跟這家剛成立不久的奇蹟公司,正處於這麼一個過程。
但同時的,姜潛也不禁在心底感嘆了一聲,暗道自己這位堂弟,似乎還真不像他在天水時,偶爾從自家爺爺口中聽到的那副模樣。
畢竟,誰能想到一個高中二年級的小夥子,能夠寫出半年暢銷50萬冊的輕呢?
末了,姜潛又補充了一句:“而且,最近這幾天,似乎正好是……是堂弟他學校的文化祭,我打算正好等這幾天過去了,那邊的合同也應該談得差不多了,再去跟堂弟商量一下具體的細節。”
他還有些不太習慣稱呼姜煜為堂弟。
土間大平點了點頭,猶豫了會兒,還是開口提醒了一句:“跟小煜商談的時候,普通的氛圍就行了,不用特地親近,也不要故意給壓力。那小子……該怎麼說呢?對於閱讀氣氛這種東西,相當擅長或者說……敏感吧?”
前身的確如同他所說的,很會看氣氛。但同樣的,從國中開始就顯得有些特立獨行,甚至可以說自閉的前身,對於這方面的東西,從來都是看破不說破。同樣的,也不會特意去迎合班級上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