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的solo結束後,是一、二兩段副歌彼此重複一次的環節。姜煜對於這類經典歌曲的基本框架,並沒有自大到可以隨意進行改動。
一首優秀的歌曲,本身就是一個優秀的故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恰如渾然天成的秒文絕句,添一字如狗尾續貂,減一字則大失所望。
無限大な夢のあとの——這是歌曲中重複了好幾次的一句歌詞,同時也是副歌部分開始的標誌。
而這樣一句翻譯過來不過是“在無限延伸的夢想後面”的簡單話語,不知成為了多少跟姜煜前世同一輩的孩子們,經久不衰的童年記憶。
當然,這個世界並沒有這樣一部子供向的動畫,這首歌也沒辦法一下子成為許許多多人的童年而被拔擢成神。但就算拋開童年記憶的加成,這首歌的優秀程度也毋庸置疑。
在場的無論是琴吹千夏這樣29歲零好幾十個月的成年人,還是高坂穗乃果這樣及笄、碧玉年華的無邪少女,都可以說是被這首「butterfly」的主歌部分吸引到注意力,然後被副歌部分徹底征服。
已經堅定了內心的西木野真姬,聽到最後兩段副歌部分的時候,還是忍不住頭皮發麻,快節奏的音樂搭配著正能量滿滿的歌詞,這就是獨屬於這首歌的魅力!
前世和田光司把這首歌作為搖滾來演唱,顯然是再正確不過的決定。雖然之後的舒緩版同樣優秀,但那股蘊藏在歌詞中的昂然向上的力量,是隻有作為OP的這個版本,才能切切實實地表達出來的。
華麗的言語?故作高明的炫技?亦或者轉換自如的真假音變幻?
這些統統都不需要。
姜煜詮釋這首歌的方法,就是站在這裡,用發自內心的語言,宣洩著內心澎湃鼓動的激昂情緒!
演奏中的幾人,平澤唯由於是單執行緒超級CPU,只有專心在吉他彈奏上,並且這首歌裡,主音吉他手需要負責的旋律還不少,她自然更不能分心二用。而琴吹紬、田井中律、秋山澪三人,則是一邊演奏著,一邊目露驚歎地看著站在中央的姜煜。
她們之前也沒有聽姜煜完整地唱過一遍,琴吹紬之前在輕音部活動室中演繹的版本,雖然也算得上不錯,但比起姜煜所演繹的版本,感覺上卻差了一點關鍵的東西。
因此,她們此刻內心的驚訝,與隔音間外的人,相差無幾。甚至琴吹紬以及秋山澪兩人,眼中都帶上了幾分崇拜的色彩。
然而再如何經典的歌曲,也終究會有完結的時候,伴隨著姜煜吶喊出最後一句歌詞,快節奏的旋律稍稍延伸了一會兒,之後便在吉他的幾個重音之下,正式結束了演奏。
隔音間中的少年少女,皆是大汗淋漓地喘著粗氣。但是彼此的臉上,卻正綻放著無邪而肆意的笑容。
而隔音間外的繆斯眾人,也恍如夢醒般開始鼓起了掌,為聽到這樣一首經典的歌曲而歡呼著。
琴吹千夏默默摘下了耳機,目光復雜地看著隔音間中被少女們擁簇在中央的姜煜。作為在場生活閱歷最為豐富的人,她聽到這首歌的感觸自然也最深。
若說之前的慢節奏版本,是在低吟淺唱內心永恆不變的執著;那麼這個激昂的搖滾版本,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你——遇見你,果然是這輩子最大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