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齊國就不一樣了。
疆域雖遼闊無垠,不在大勰皇朝之下,卻是剛打下來不久,各方面都不穩定。
若七十萬大軍長久困於一地,難保境內不亂!
當然二年征伐,滅國無數的同時,大齊也接納了許多王國的投降,從而收編了不少本地武道軍隊。
收編的武道軍隊,數目不少,有數十萬之多。
這些軍隊,分散於各地,在齊軍派出的將領統率下,維持各地穩定。
二萬多里的遼闊疆域,不可能不駐兵。
事實上,齊軍分出了數百宗師級將領,掌控這些軍隊,進而控制各地。
儘管如此,要說對這些地方已經完全掌控,無疑是痴人說夢。
不管怎麼樣,都是剛打下來的,而且是靠武力強行征服,新領地的民心如何,可想而知!
這種情況下,若大齊主力和一眾大宗師被拖住,境內出現動亂的可能,將無限增加。
因此,大勰皇朝固然是長途遠征,不耐久戰,可大齊皇朝更加拖不起。
後勤補給,潛在叛亂,等等,內部隱患無數。
不過,這個世界的個人武力震懾力非常強大。
擁有數十名大宗師的齊國,在那些被征服的原中小王國心中,是不可力敵的存在。
另外,大齊皇朝對平民不錯,底層百姓自發起義的可能很低。
所以,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不虞叛亂髮生。
但也只是沒有明面上的叛亂。
在大勰皇朝等國暗中挑唆下,那些原中小王國的貴族,做些擾亂秩序,拖延後勤補給一類小動作,完全有可能。
總之,一味的拖延,對新生的大齊皇朝來說,不是上策。
要發揮齊國的長處。
齊國的長處是什麼?
自然是九名巔峰大宗師!
大勰皇朝只有二十餘大宗師,雖然大都是中期以上,後期不少,但巔峰層次卻只有三個。
“以某看來,軍隊作戰可依曹將軍之策,以防守為主,儘量減少本世界士卒傷亡!”
周瑜發言,說道:
“再以江先生等九位為主,向大勰皇朝諸國發起‘強者決戰’!”
“我方共有四十三名大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