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八年,新春。
年剛過,大將軍呂布便向荊州劉表,江東孫策,各自發了一封勸降檄文。
勒令兩人剋日歸降,前來許都。
檄文如投大海,杳無音訊。
二月二,龍抬頭。
呂軍再次大舉出動。
這一次,呂布動用的,依舊是在幷州勤修苦練,日夜操練十年的精銳騎軍。
原本,在平冀州和遼東時,損失了萬人,但自平涼州後,呂布在各地廣招精兵,擴充人馬。
哪怕要求極為苛刻,但天下人才濟濟,依然招到了一萬精銳程度不下幷州軍計程車卒。
算起來,呂布麾下精銳騎兵,還是二十萬。
相比兵出幷州之前,數量沒有任何變化!
當然,戰力也絲毫不減!
額外說一句,那新徵一萬精銳士卒,除了千餘不到於民間招納,其餘皆出自昔日曹操,袁紹,公孫瓚,馬騰麾下精銳士卒。
當然,都是精銳中的精銳,百裡挑一的那種。
正常。
戰力能和久經訓練的幷州軍相比,這些新兵自然不是尋常之輩,也唯有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卒,才有這個能力。
呂布的目的,在於進一步磨鍊精兵,卻是為以後考慮,不限當前,。
所以,除了直屬精騎外,各地收編的軍隊一律不用。
這卻不提。
豫州的文丑,徐州的張繡,兗州的張楊,奉命帶著麾下精銳騎軍,向淮南廬江開去。
這三路人馬,只有四萬人,但戰力不下四十萬正規軍。
訊息傳動江東,立刻引起孫策,周瑜等人重視,連忙調兵遣將,安排拒敵方桉,暫且不提。
另外,長安的二萬精銳騎兵,年前已經調回許都。
駐守地方的普通軍隊不論,匯聚許都的精銳騎軍,共十六萬人。
這十六萬人,正面戰爭,無人可當!
呂布以張遼為主將,高順為副將,分兵兩路。
張遼十萬大軍為主力,自許都出發,先攻打南陽,後取荊州治所襄陽。
高順則統領六萬人馬,先和張遼一起攻打南陽,然後分兵前往江夏。
如此,以文丑、張繡、張楊攻打廬江,牽制江東,張遼、高順則全力攻略荊州。
這便是呂軍高層制定的整體戰略。
一場同時和江東、荊州開戰的戰役,打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