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
面對二十萬幷州軍,曹操沒有選擇逃跑。
跑不掉啊!
人困馬乏的情況下,本就跑不遠,何況軍中無糧,能跑多久?
怎麼跑?
跑哪去?
真要跑,最多一二天,軍隊就會譁變,士卒逃散!
這也是為什麼,原本時空,官渡一戰,曹操以少擊多,大勝袁紹,卻並沒有乘勝追擊的緣故。
袁紹固然損兵折將,元氣大損,可曹操也近乎山窮水盡!
還要等袁紹病逝,幾個兒子爭權奪利,內部不和,且自身也緩過氣來了,才再次開戰。
真正一統北方,官渡之戰後,曹操花了七年時間!
簡單來說,官渡之戰剛結束時,袁曹雙方都無再戰之力!
所以,當二十萬養精蓄銳,氣勢洶洶的幷州騎軍出現時,曹操根本沒法抗衡。
但曹操仍然想拼一下。
勝時驕不驕先不提,困境不利時,曹操的確不會輕易氣餒。
怎麼說麾下都有十來萬大軍,豈可束手就擒?
那不是曹操的風格。
正當曹操信誓旦旦,欲背水一戰時,一封呂布親筆信,被送到他手中。
‘嘗聞,曹公孟德,素有‘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臣’一說。
竊以為不然。
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
徵黃巾,滅袁術,破袁紹,雄姿英發,文武籌略,孟德不負大丈夫之志也。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布素愛英雄,孟德豪邁英姿,甚得吾心。
昔日洛陽城外,吾曾言‘布平生不好鬥,惟好解鬥’。
今日亦然。
自黃巾賊起,朝廷不安,天下動盪,諸侯征伐,已十六年矣。
百姓深受戰亂之苦,流離失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布實不忍心於此也。
故,此番出兵,依然是‘止刀劍,罷兵戈’!
天下紛亂已久,百姓思安,公何不與布一起,同心消弭戰亂,共創偉業,還世間一個朗朗乾坤,宇內安寧?
慨當以康,憂思難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以上所言,皆發自肺腑,望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