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從頭到尾,將整本《烈焰帝經》瀏覽一遍後,呂布喃喃自語。
《帝經》裡,開篇立意,從拳意說起,將拳意本質透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正如呂布從前所瞭解。
拳意正是由心、意、神、力四項相合,同時將意境和心靈力量匯聚融合,然後以意志為核心,凝聚起來的一種特殊能力。M..coM
屬於精神具象化!
首先,單純透過拳意,武者可爆發出,自身身體素質十倍以上的威力。
還能‘號令’天地元氣!
在天地元氣的加持下,武者的一招一式,威力至少再增幅十倍!
如此,運用拳意施展出來的攻擊,威力相當於自身身體素質的百倍以上,堪稱驚天動地。
武尊的身體素質,其實和大宗師相差不大。
以呂布為例。
他身居百龍之力,若凝聚出拳意,在天地元氣的加持下,一拳打出,威力超過萬龍之力以上!
一龍之力就是十幾萬斤,萬龍又是多少?
這些是呂布已經知道的。
自《烈焰帝經》中,他才真正明白,為何‘擎天宗’禁止大宗師弟子,提前修煉武尊級功法了。
武尊級功法,以拳意為核心,大宗師無法修煉是其一。
其二,卻是靠自己凝聚出來的拳意,才最適合自己。
因為每個人的心意神都不同,精神力也不同,意志更不同,凝聚出來的拳意,自然也完全不一樣。
拳意乃精神具象化,自然不是那麼簡單。
拳意越純,武道之路越遠!
然後,最重要的一點。
凝聚出拳意後,武者隱藏於身體深處的屬性,也就體現出來了。
不同的人,不同的拳意,都對應著一種天地屬性。
這個屬性,可能是石,也可能是樹,還可能是山、河,江、海、天空、大地、金、木、水、火、土、光、暗、幽、明……
等等。
無數種。
也唯有知道自己的拳意是什麼屬性,才能知道,該修煉哪方面的功法。
這種情況下,連拳意都沒凝聚出來,該修煉什麼功法誰知道?
貿然修煉,基本都會和自己本身屬性發生衝突,從而給未來武道之路造成障礙。
所以,‘擎天宗’當初不給呂布武尊級功法,的確是為了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