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
用過晚膳,呂布在後花園散步。
“賈詡終於歸心了!”
思及今日和賈詡的談話,呂布心情愉快。
賈詡歸心,原因有多種。
僅僅那套夢中神人說法,可不夠打動。
當然,也起了不少作用就是。
真正原因有三。
其一,五原郡狀況,大出賈詡所料。
‘戰神’名副其實,將周邊草原胡人震懾的心服口服,但有所命,無不服從。
利用草原胡人每年‘進貢’,和九原巨大的胡漢商販市場,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原富商前來,讓五原郡商貿繁榮,異常繁華。
由此,奠定了一地基業。
其二,五原人心所向。
五原郡百姓,對呂布全部發自內心的尊崇,和胡人一樣,尊為‘戰神’,並以其為榮。
其三,則是呂布麾下兵馬之精銳,驚到了賈詡。
三萬精騎和三萬步兵,隨便一個軍卒,都堪稱百戰精銳!
可引軍衝殺,武力超群的將級也不少。
有此三項,讓賈詡認識到,呂布非虛談之人,他真的做了充足準備。
加上呂布對自己的禮遇,賈詡思慮再三,最終決定認主,為其效力。
“主公基業,大體無礙!”
認主後,賈詡立刻為呂布提出建議。
“然郡內人事任免,過於隨意,有混亂之嫌,職責不清,若僅一郡之地,自是無妨,但若主公日後轄地擴大,必為掣肘也!”
“文和說到某心裡去了!”
呂布回答道:
“五原乃邊塞之地,世家不存,名士不至,本地少有才學之人,故郡內人事向來糊塗!”
的確,作為大漢邊疆,主要職責是抵禦草原胡人,屬於軍事邊塞,可不是用來安家樂業的地方。
所以,這裡沒有世家,沒有豪門,也就少讀書人,更無名士駐足。
軍隊方面,人才不缺,但卻少文官處理郡內事務。
“請文和先生擔任別駕從事,總領郡內一應政事,為布分憂!”
“多謝主公信任!”
賈詡欣然應下別駕從事一職。
“主公欲成大事,需耐心等候時機!”
賈詡又道:
“吾料,年內洛陽必生變故,屆時,或許便有機會!”
“文和所言,正合吾意!”
呂布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
他當然知道今年洛陽會出大事。
不需要賈詡提醒,他都等了足足五年了!
“主公和董仲穎交好,是一步妙棋!”
賈詡繼續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