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漢靈帝重病不起。
下詔,封董卓為幷州牧,命其將下屬軍隊轉交給皇甫嵩。
但董卓接受幷州牧的任命,卻不肯交出軍隊。
還上書辯解道:
“我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我關係太好了,都要為我賣命,我乞求帶這幫士兵去幷州,效力邊垂!”
此舉惹怒了漢靈帝,便下詔責備董卓,但董卓似乎知道漢靈帝重病在床,就是賴著不放兵權。
這個時候的董卓,其實遠沒有後來的野心。
他只是單純的不願交出兵權。
在他看來,既然漢靈帝馬上要死了,就拖下去,拖到漢靈帝歸天,自然萬事大吉。
屆時,朝中有何進撐腰,又有重兵在手,沒人能奈何自己。
手上有軍隊,在哪裡都會受到重視。
不得不說,凡是能在青史留名的人,就沒有等閒之輩!
董卓別的不說,抓住軍隊這個核心不放手,其眼光和決心,乃至膽量,都不是常人能比的。
換一個人,敢在皇帝斥責的情況下,還賴著兵權不放手?
須知,這個時候,朝廷表面一切正常!
大漢四百年餘威,可不是開玩笑的!
哪怕是曹操,這個時候的最高理想,也不過是死後墓碑上刻著‘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一行字而已!
……
“遍數三國群雄,怕是也只有董卓,敢做後來一系列的事情了!”
呂布書房,看著曹性送來的最新情報,呂布嘆息道。
董卓面善心狠,其暴戾程度,史上罕見!
上面有人壓著的時候,還不是很明顯,一旦無人壓制,展現出來的殘暴和肆無忌憚,簡直讓人驚懼。
想起後世所知,呂布連連搖頭。
雖然,董卓這種性格,註定不能長久,但毫無疑問,只要不死,必定出頭!
至於出頭之後麼,那也無需多提。
動輒將人往死路上逼,能長久才怪!
……
三月。
到底是不敢做的太明顯,董卓最終還是帶著軍隊,向幷州出發,赴任幷州牧一職。
按理,幷州牧是丁原才對。
因為,丁原才是原來的幷州刺史,‘廢史代牧’後,應該順其自然的成為幷州牧。
不過,這時候的朝廷,政令經常顛三倒四,也沒法細究。
總之,頂著赴任幷州牧的名義,董卓帶著軍隊向幷州出發。
然而,還沒進入幷州,在司隸河東境內時,董卓得知了漢靈帝病情加重的訊息。
於是,董卓以修整為名義,停在河東不走了。
很明顯,他想觀察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