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小看自己了。”
劉振遠豎起四根手指:“其一,你身份夠了,十三太保出馬,足見重視,誰要動都得掂量掂量;其二,你實力差不多也夠了,先天七層,
即便不能傲視群雄,至少也不是任人打殺;其三,並非就你自己,朝廷已發文浙江,浙直總督胡宗憲及戚繼光等,都會給你便宜,找到之後一封信函,軍隊立馬就到;其四,就是聖上信重了……”
劉振遠拍了下曹謹行的肩膀:“你前兩次的事辦的漂亮,火龜之時不懼嚴世蕃戲伶樓,苗疆平叛之時又不畏西南嚴黨,他信你這次也能一心為公。倘若真有金銀財寶,也會不為所動,盡數上繳……”
“哦……”
曹謹行聽明白了。確實好用是一方面,不會拿贓是另一方面……貌似後者的比重更大一點。
“那其他的兄弟……”
“西北三個、山東四個,暫時都走不開;仇鸞身邊加了兩個隨軍北御韃靼;東南抗倭,胡宗憲身邊有一個,軍中還有一個,他們要防範倭患,找寶藏耗時費心,沒時間也沒那個心思。”
“明白了,他們不是協助戍邊,就是正在平叛,就我閒著……”曹謹行嘆了口氣,這破事是推不開了。
“哈哈。”
劉振遠笑道:“找寶藏也是大事,如果找到了,至少能頂一兩年的軍費,這可是大功!”
省下來的錢可以給皇上修宮觀……
他會非常高興!
曹謹行長嘆一聲:“好吧,我去。那不知大哥都看出了什麼?給點提示吧,杭州那麼大,我上哪找去……”
劉振遠瞪眼道:“你倒好意思,剛才不還笑我。”
“我錯了。”
曹謹行一臉嚴肅,認錯飛快:“請大哥指點。”
劉振遠拿他沒辦法,其實也知道是曹謹行逗趣。他就是懶得看,不然以他的腦力,隨便翻翻就知道的差不多了。
劉振遠舉起那本《宋史》:“有幾個地點值得懷疑,第一個,就是方臘起義的老巢——宋時睦州青溪縣幫源峒,也就是如今的杭州府淳安縣幫源洞。史載:睦州青溪縣有洞曰幫源,廣深四十餘裡……那地方本是方臘的小朝廷,傳言一度大興土木,建金宮玉殿,藏財寶無數,但城破之時,宋將劉延慶、辛興宗等攻破幫源洞,卻沒發現一點金銀財寶。宮殿莫名消失,錢財府庫散盡,但幫源洞仍是最大的嫌疑點,說不定就建有地宮之類,只是旁人不得其法,進不去。”
“嗯。”
曹謹行點點頭,坐在椅子上,又給自己剝了個橘子:“有道理。”
劉振遠:“……”
怎麼搞的跟給這小子報告一樣?!
劉振宇氣笑了,伸手一招,曹謹行剛剝好的橘子就進了他手中,一口吞了下去。
這回輪到曹謹行無語了。
至於嗎?
當然,為了省事,他正襟危坐,表現出一副樂於聽講的樣子,等劉振遠把整理完的訊息說給他聽。
大哥才智非凡,要不然也做不到鎮撫使高位,還練出一身驚世武功,經他加工之後的訊息肯定有可取之處。
這還差不多。
劉振遠翻個白眼,每次跟十三待一塊,都讓他氣個好歹:“第二個地方是龍翔宮。那裡曾經是南宋理宗皇帝舊居,方臘起義時,成了他大兒子方天定的太子行宮,也是義軍駐守杭州的大營。方天定是方臘接班人,金銀寶藏或許都給了他,一旦起義失敗,也可留作日後復起之用。如今龍翔宮雖成廢墟,但也許還藏著機關暗道之類。”
“嗯。”
曹謹行連連點頭:“還有嗎?”
“第三個就是方臘祖地,距離幫源洞不遠的堰村。方家曾有一座漆園,種了不少漆樹,因宋徽宗驕奢淫逸,酷愛奇花異石,造作局官員常去漆園強取木材,方臘心生怨恨,這才投身明教,並趁百姓不滿之機,鼓動叛亂,大肆收納教眾,因此得到明教教主看重,漸漸委以重任。這裡是他成事發跡之地,或許,會藏著寶物。”
“明白。”
曹謹行悉數記下:“沒了吧。”
“暫時就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