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曆史中,有這麼一個很有意思的詞語,叫做“莫須有”。
它的意思就是“也許有吧”。是宋朝奸臣秦檜憑空捏造罪證時用的說辭,也是這麼一個說法讓岳飛從將軍淪為階下囚。
而石良平不知道海野航平是否聽過這個一個典故,
但母庸置疑的是,他運用的手法中就有這麼一手“莫須有”。
網路上流傳著很多關於石良平的謠言,可是這些謠言大部分都是沒有根據的東西,正常人都是看樂子的態度。
按理說,大部分學生說出這些“謠言”時都會以一種“或許有”的語氣說話,
可問題就在於學生群體那麼龐大,總有一些學生會相信這些謠言,說出的話也就比較堅定。
海野航平作為本校的學生,想要收集這樣的“證據”,就實在太簡單了。
石良平注視著成疊的資料,微微皺起眉頭。
看著上面熟悉又陌生的事蹟,他的表情逐漸嚴肅起來。
考試作弊?證據就是以往的成績這麼差,突然就考的這麼好。
影響學校形象?拋棄懷孕女生,毆打外校學生,拉幫結派欺負轉學生。
帶頭打架鬥毆,起碼有三次以上有證據的事件。
一疊厚厚的資料附帶著無數採訪學生的文章和照片,主要說的就是這三類事情,可以說除了打架鬥毆的部分,其餘的部分基本都是在胡說八道。
可是海野航平很聰明,最大一部分的資料就是關於他打架鬥毆的問題,
先是讓他的形象看起來不怎麼樣,
然後再以此為前提,延伸出半真半假的拉幫結派欺負轉學生,最後就是網路上的謠言。
對方提前想了一遍他可以攻擊的漏洞,還在資料中補上了很多補丁。
在短時間內,石良平很難找到很大的漏洞進行反擊。
最噁心的就是他是學生會的副會長,他可以隨便給學校方面遞小作文,而他只是個普通學生,面對這種情況他只能等待對方的進攻。
等到了對方的攻擊來到面前,他才知道對方做了什麼。
丸橋也在一旁看著,她認真地思考起來,似乎是在組織語言。
石良平可沒有客氣,他掃視一遍資料,把所有的字型段落盡收眼底之後,冷冷地看向海野航平。
“那我是否也可以舉報你們造謠?現在技術這麼發達,恐怕你們也跑不了吧?”
他一直沒有特別恐懼對方會把事情拉到正面,
就是因為雙方都留下了很多把柄,有些把柄是假的,而有些把柄卻是實實在在的。
就比如石良平無論再怎麼狡辯,他都是打過人,並且打過三次架的。
就這個證據,基本就算是嚴重違紀,學校可以光明正大地把他開除出去。
而海野航平等人也一樣,他們在網路上造謠,這個不僅僅算是違紀,還算是犯罪。
如果這件事被揭露出去,他們的下場恐怕會比石良平更慘一些,
甚至如果揭露到網路上,這些人恐怕還得遭遇到“熱心網民”們的網暴。
雙方一直投鼠忌器,都是因為對方留下了很大的破綻。
可是現在海野航平這樣做,到底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自信?
“石良平同學,聽說你本來想去棋藝社踢館的?”海野航平虛偽地笑著,臉上的笑容顯得很噁心。
“哪又如何?”石良平反問道。
“沒有沒有,我可不是在攻擊你啊,我只是想要提醒一下,一件事情。”
“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