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門口的快餐價格在500日元左右,吃著味道蠻一般。
可是好在上餐速度蠻快,吃起來花樣還算多。
在吃完飯後,西掘帶頭表示要去和果子店買一些好吃的點心。
所謂和果子就是日式點心的總稱,如常見的糰子、麻薯、大福、羊羹、銅鑼燒、鯛魚燒、仙貝等。
其中,大福其實就是帶餡料的糯米糰子,比如包了草莓餡料,就叫做草莓大福。
前段時間在金宮村也校內很火的番劇《看得見的女孩》,女主見子和她的朋友就很喜歡吃大福。
羊羹的話是從唐朝傳過去的,最早其實就是字面意思的羊肉羹湯,
可是日本僧侶不吃肉食,就用紅豆、葛粉和麵粉製作羊肝形狀的糕點,也稱之為“羊羹”。
銅鑼燒就不用說了,哆啦A夢的最愛。
鯛魚燒就是魚狀的點心,內陷一般都是紅豆。
仙貝的話其實是最有意思的,其實本意就是“煎餅”,只不過日語的讀音是“senbei”,後面就被漢語化為仙貝。
後面也經常會有人把“仙貝”代指“先輩”。
石良平想到自己最近正在努力鍛鍊慢跑和游泳,頓時表示了拒絕。
“我就不去了,我對點心什麼的沒有興趣,我更願意去多跑兩圈步。”石良平突然停住腳步。
他的肌肉又蠢蠢欲動,想要在操場上揮灑汗水了。
“可惡啊,難道陪我去買一點點心就這麼難嗎?”西掘生氣地抱怨道。
“哦,陪你去買啊,那行吧。”石良平想了想,點點頭答應了下來。“買完我再去跑步吧。”
這下西掘一臉懵,
她怎麼覺得自從石良平熱愛上跑步,腦子越來越直了,甚至直男到有一點可怕。
“哆啦A夢喜歡的那款銅鑼燒有賣嗎?我想要嚐嚐。”
石良平漫步在街道,緊隨西掘身後,突然詢問起來。
“銅鑼燒不好吃,不就是鬆餅加紅豆餡嗎?這玩意就跟紅豆泥糯米串串一樣難吃。”
“那什麼好吃?”
“大福。”
“除了大福呢?”
“糰子。”
“有區別嗎?”
“名字不一樣。”
天氣有些陰沉,可是街道上的人流依舊不減,
兩邊街道的店面都點亮了白色的燈光,人行道亮度明顯就比馬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