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裡耗資不少,建起風雨壇。
每每有高人求風雨,都會到此。
此時有風皺起,縣中的百姓的頭一個念頭便是有人在風雨壇上呼風喚雨。
“走,去看看。”
“若是能夠求來風雨,我們願意為他建廟,讓子孫後代生生世世祭祀他,子孫不絕,香火不斷。”
風雨壇位於縣裡的東南方向十里處的一塊平地上,是由著縣裡的工匠們嘔心瀝血打造而成。
通體呈八角形狀,對應八卦,層層而起,共有八八六十四層,對應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層中,都有著道童盤坐,道童旁邊插著一杆橘黃的旗幡。
旗幡上面繡著許多上古以來,周天星辰之神靈,二十八宿,三十六雷將,四萬八千凶神惡煞幾乎盡在旗幡中。
“果然是有高人在求雨。”
許多百姓到了風雨壇前,便見那風雨壇的最高處站著三個人,一人腳踏罡步,唸唸有詞,另外兩人卻是做道童打扮,一人手捧神劍,一人手握一杆長幡,侍奉在左右。
“老天爺,大發慈悲,還請下點兒雨吧,不然的話,我們都活不成了。”
每一次修行者前來求雨,都會大張旗鼓,告知全縣的百姓,然而每一次求雨都會令百姓們失望而歸。
可是…
這一次,百姓們是默默而來,求雨者也沒有告知任何人,不同的表現卻是令百姓心中升起一種希望,或許這一次的求雨,真的是可以的成功的吧?
不知不覺中時光在流逝,風雨壇下的百姓越聚越多,縣衙的縣令也被驚動,有史海良等一種護衛保護著,撥開人群到了風雨壇。
“是他,是那位沒有任何所求的修行者,是他在風雨壇上為百姓呼風喚雨,如今風來,將有云湧,說不準真能求來漫天風雨。”
縣令一眼認出來風雨壇上的修行者正是前往自己的縣衙,向著自己詢問過一些事情,卻又被自己氣走的那個修行者。
“本官無能,致使治下百姓民不聊生,乃是大罪,願天地廣發慈悲,願修者神通無量,能夠喚來風雨,解一方百姓之倒懸。”
無論修行者能否求來風雨,都令這位縣令心懷感動。
“都跪下來,求天地慈悲降下雨露。”
縣令走到最前面,帶著縣衙中的所有的人,一同跪了下來,滿心虔誠,祈求天地慈悲降下風暴雨露。
心中一念專注,毫無他念。
人人都是如此,所有的念頭匯聚在一起,萬眾一心,赤誠無限,頓時便見一點點的白光,紅光,從百姓們的頭頂升了起來。
這些光點,代表著每一個人的氣運,這些氣運升空之後匯聚在一起,融合在一起,以一頭神鳥鸂鶒為首。
神鳥鸂鶒乃是此縣的縣令的氣運、國運凝聚而成,此時受到了百姓的念力加持,振翅沖天而起,瞬息之間,化作數十里之廣大,翱翔大風間。
隨後這神鳥鸂鶒身體中,有著一縷紫氣展現,卻是縣令本人的氣運,這一縷紫氣出現之後,神鳥鸂鶒便斬張開了鳥嘴,大肆的吞噬起來周圍的無盡氣運。
氣運入口,神鳥鸂鶒的身體變不斷的膨脹,羽毛也不斷的鮮豔亮麗了起來,仰天一聲長鳴,發生了蛻變。
人心加持之下,神鳥鸂鶒開始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卻見翅膀、爪子、鳥頭、羽毛,都逐一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