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到第二天一大早,摩訶寺的知客僧推開寺廟大門,看到門外黑壓壓攢動的人頭,頓時驚得慌了神,連忙朝寺內跑去通報。
原來開封百姓們扶老攜幼,帶上吃食草蓆,紛紛跑來摩訶寺參加法會,要聽那口紅和尚好色羅禪師講經說法。
這一來就來了兩萬多人,只怕一個小型現代體育場都裝不下,摩訶寺雖說是中原第一大寺,寺內頂多能塞下一萬信眾,人太多可是要擠出事的。
寺內雲集的眾僧一時間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開發會開成了萬人大會,這本是件好事,叵耐前期準備不足,沒料到前一天才兩三千人,今天怎麼就會暴增到這種程度。
開封府是一座宋代大都市,崇寧(1102年1106年)年間,戶二十六萬一千一百一十七,口四十四萬二千九百四十。
經過昨夜一夜發酵,城裡起碼有百分之十的人從別人嘴裡聽說了珈藍法會的訊息,這就起碼有四萬人了,只來了兩萬多人那還是因為部分百姓要討生活,不能統統跑來聽相聲。
今日來了兩萬多人,那還算少的,在這娛樂極為匱乏的時代,達官貴人尚能花錢去青樓歡場玩耍,普通百姓就苦逼了,遇到節慶還能湊湊熱鬧去看相撲、蹴鞠和馬球,平時的娛樂活動除了天黑之後躲在家裡製造人類之外,也就沒了。
以珈藍法會的規矩,頭一天摩訶寺高僧講法,本該由千葉禪師主講,他將這機會讓給了好色禪師,第二天則要由其他寺廟高僧講***到其他寺院,千葉禪師也不便安插羅鋒繼續講。
兩萬百姓聚在摩訶寺外的廣場上,不放他們進來參加法會也不是個事兒,放他們進來又怕擠出事來,還是好色禪師靈機一動,出了個主意,安排寺內武僧們砍伐樹木,在寺前搭建起五丈多高的高臺,學那唐僧在車遲國的高臺坐禪,來個高臺弘法。
摩訶寺的武僧們都有功夫在身,紛紛跑去寺院後面的山林裡,不多久便砍下原木運來,在寺前廣場上搭起了高臺。
因為前來參加法會的百姓太多,高臺要是太矮,後面的百姓根本看不到講經人,這臨時高臺足足搭了十來米高。
今日輪到般若寺的大悲禪師講經,這位老和尚佛法精深,武功卻不怎麼高,還是摩訶寺的武僧駕著他跳上了高臺,這才得以端坐檯上,吹著高處的涼風,望著臺下的人山人海,開始了講經開示。
大悲禪師還沒講幾句,下面的百姓不樂意了,紛紛叫嚷起來:“我們是來聽《濟公傳》的,快讓昨天那位大師來講啊,你這老僧講的什麼玩意,既沒有趣,也沒有昨天上午那位會說書的大師講得好。”
“可不是,聲音也小,跟那蚊子嗡嗡似的,離得遠了根本聽不清!”
“昨天那位好色禪師就不一樣,雖說聲音不大,卻猶在耳邊,聽得清楚,這麼一對比,就知道誰是真高僧啊!”
……
這也不怪大悲禪師佛法不精,他年紀也不小了,就算坐上十幾米高臺,若是武功不高,都會被風吹下去。
下面兩萬多人,要是不使出點佛門獅子吼或傳音入密的高深武功,在古代沒擴音裝置的情況下,想讓所有人聽清楚,還真有點難。
.。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