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再次出現百姓面前時,是起義軍準備給傷亡將士舉行的水陸道場上。
距離元軍圍剿趙城縣過去一個月有餘,期間王鼎的聲望在信徒的宣傳下,如日中天。
就算是彭瑩玉這個國師,也不敢總是將他軟禁在張府。
水陸道場是要超度陣亡士兵進入所謂佛國的儀式,再也沒有比王鼎更適合的人來主持這場儀式,至少在百姓心中,王鼎這個明王就是在世佛陀。
地點就選在毗鄰趙城縣的青山中,經過士兵的佈置和安排,整個青山築起高高的祭天台,無數白色帛巾隨風搖動。身後是一排排神情肅穆的將士,左右兩排彭瑩玉林普勝吳老二白蓮教聖女等,齊齊望著王鼎。
抬頭看著巍峨高山,低頭俯視密密麻麻的靈牌,轉身望著成千上萬的百姓,王鼎心中感慨萬分。
趙城縣一役,元軍潰敗,起義軍聲勢大漲,一時間席捲整個晉寧路,霍州臨近的遼州,解州、澤州、潞州等幾個地方接連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元廷朝野上下震驚!
彭瑩玉讓人籌劃這水陸道場,除了收買人心,給將士百姓一個交代外,還邀請了附近幾個州起義頭目過來,目的不言自明。
這些人正是趁著元軍在趙城縣大敗,民心渙散,在各自所在的州郡借用紅巾軍的名號,白蓮教的教義,王鼎的聲望,慫恿百姓造反成為一方勢力。
彭瑩玉哪能容許這些傢伙亂來,這次召集他們過來,自然是為了確認主屬關係。
王鼎對這一切瞭然,他這個在世明王,簡直成了一個誰都能拿來用旗幟,反正這一段時間,黃河南北沿岸造反的起義軍全都自稱是紅巾軍,都是明王手下的菩薩羅漢。
打著這個名號,拉攏一方百姓,就敢攻下縣城,就敢扯旗造反,甚至誇張的還有人自稱為王!
什麼降世王,周王,魏王等等,這些人手下多則幾千號人,少則幾百號人,頗有點王鼎當初上黑山嶺時的模樣。
簡單來講,一切都亂了套!
原本應該是韓山童在兩年後才會引爆的起義,結果被王鼎這個傢伙截胡了。
王鼎除了憂愁以外,一時半會竟想不到好的去向,他心中最好的打算是和自家老孃他們會合,去南方等待時機。
結果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了。
更關鍵的是他現在被彭瑩玉控制在趙城縣,什麼打算什麼雄心都沒機會實現。
“敬天!”
“禮佛!”
“祭文!”
隨著白蓮教聖女的頌詠,底下的將士百姓全都變得狂熱和痴迷,他們彷彿看到身後這些靈牌的主人全都飛昇進入所謂的佛國,所謂的淨土。
悲傷的情緒還是有的,有人抽泣,有人抹淚,有人失魂落魄,有人大哭。這樣的人終究是少的,畢竟身後這些靈牌的主人都陣亡大半個月了,該傷心的也都傷心過了。
“明王君上,接下來該您讀這篇祭文了!”
白蓮聖女上前,扯著王鼎的袖子,悄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