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5章 敬禮 (1 / 2)

“記者先生,去哪座城門?”

己丑年正月初三,首支進駐北平並執行接管任務的部隊,將從西直門、德勝門、復興門三座城門同時進入北平城,與留守駐軍交接防務。

這一重大歷史時刻,“戰地記者”約翰·赫西自然不會錯過。短暫猶豫,這位何金銀眼裡的“中國通”一指城北:“金,去德勝門。”

德勝門,前朝北平城“內九門”,常說的“九門提督”裡的“九門”之一。此時的城門內,已然自發聚集起數萬名群眾,橫幅、紅旗、標語隨處可見。

“金,知道為何要選擇這麼?”

不等何金銀回答,約翰記者自問自答道:“你不覺得,‘德勝’這個名字,很符合當前局面麼?”

身旁一位揣著手的冬烘先生嗤笑一聲:“洋鬼子,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

隨即自傲的指著城門:“北方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出師討賊,取義‘以德取勝’,是為‘德勝’,而非‘得勝’。大軍班師回朝,多取道安定門,取義‘太平安定’。”

“北平五朝帝都,似這般兵臨城下,不過一手之數!明正統十四年,瓦剌大軍兵逼城下,千古留名於少保,就是在這座德勝門,罵陣殺賊。歷時五天,成功逼退瓦剌,史稱‘京師保衛戰’。”

“再就是這一回,定將載入史冊...”冬烘先生搖著頭,似乎覺著和一個洋人說這些很是無趣,擺擺手,面帶不耐:“犯得著跟丫一洋鬼子說這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嘭!”

城外一顆訊號彈冉冉升起,所有人不約而同望向這座封閉許久的城門,大街上頓時鴉雀無聲。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滿是激動。

“看!”

戰馬嘶嘶、炮車轔轔,軍容整齊、氣勢磅礴。路邊人海如潮、人頭攢動,誰都想一睹大軍進城的風采。

拉著“採風”興致頗濃的約翰記者,兩人在城內足足逛到下午,何金銀才懷揣著難以自已的激動心情回到南鑼。這時的南鑼鼓巷主街,還是空空如也。

而到了傍晚時分,南鑼鼓巷主街上迎來一群“特殊的客人”。

負責城防交接的隊伍因為暫時沒有合適的住宿條件,除了執勤崗位,其餘隊伍星散在城內各大主街道上,就地休整過夜。而負責北城一帶交接的輪換隊伍,就有一支今晚選擇南鑼主街過夜。

“老太太,咱這片兒以前的幾位街長、行會鋪長聚在一起,老幾位們商量了一下。這十冬臘月,不能讓人家進了城還睡在馬路牙子上!傳出去讓別人笑話咱北平人沒禮數!”

南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此時和召集起來的九十五號院住戶們“打商量”:“您各位看這樣成不,院兒裡誰家有空房,先擠一擠。實在沒有,就看廊簷下面能不能挪動開,咱請隊伍進來住一宿。真要是在地上睡,明兒還不都得凍壞嘍!”

眾人自無不可,由聾老太太領頭,直奔主街。此時各條衚衕裡,都有舉著蠟燭、點著煤油燈的住戶們出來,請睡在馬路牙子上的戰士去自家休息,但戰士們誰也沒有動。

“抱歉,打擾各位。我們營房這兩天就能定下來,今晚也只在這兒對付一宿。各位請回吧!”

生怕住戶們不信,領頭的排長讓戰士們背過身去。只見每人身後的包袱捲上,都縫著一張告示,上面寫著“進城條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