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金銀頂著倆黑眼圈,神態疲憊:“您就直說吧...”
“爽快!”
張隊伸手整理著何金銀散亂的衣襟:“現在每個駐點都有記者,大駐點還有拍攝人員。我希望能將糾察隊的整體面貌往上提一提,避免讓同志們在鏡頭前露怯。”
何金銀有點納悶:“剪輯不行麼...”
張隊口吻嚴肅:“不搞那些花花腸子!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自己丟醜出洋相,甭指望我去求人擦屁股!”
何金銀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那您倒是別給我加擔子啊...
“我聽說你之前跟過一個洋記者,你下去跟著戰士們轉轉,提前幫他們打打預防針,順便也能跟隊員們熟悉熟悉。等過陣子糾察隊的工作緩下來,我給伱申請一份補訓兵團的畢業證書。”
何金銀並不清楚這份“畢業證書”意味著什麼,悶頭就扎進了各個駐點。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胸前掛著當初從約翰記者那裡“順”來的相機,才短短半天,何金銀就覺著張隊確實有“先見之明”。
譬如某位糾察隊員去中直供應部的合作社買香蕉,拿起來就吃,急的供應部的售貨員直襬手:“同志、同志!這個要剝皮的!”
“不不不,我就喜歡吃帶皮的。”
隨即在詫異的目光中徑直離開,出門後才忍不住對何金銀“吐槽”:“香蕉為什麼要叫香蕉?吃不出個‘香’來!”
何金銀嘴角微微抽動:“要不...您剝了皮試試...”
這位此時倒是很“聽勸”,腮幫子嚼的鼓鼓囊囊:“香!還是剝了皮好吃!”
何金銀在一旁看的又好笑、又心酸,這些曾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的戰士,何嘗不也是“可愛的人”?
這座剛剛經歷過和平解放的北平城,確實有太多他們不熟悉、不習慣的地方...
還有一回,有名糾察隊員錯把老百姓佩戴的耳機當作電臺,嚷嚷著要沒收。
“能冒出聲響的東西,不是電臺是什麼?”
戴耳機的那位,越是著急越說不出個囫圇話來。扥著耳機不肯撒手,兩人這就僵持住了。何金銀檢查過一番,確實只是耳機...連連跟這位遭受“無妄之災”的北平市民賠不是。
幾天下來,何金銀見過太多太多這樣的“洋相”。可有一點,糾察隊員們“聞過即改”,誰也不煩何金銀,凡是有拿不準的東西,都會主動找上他,好好“請教”一番。
每當這時,何金銀就在想:如果這些為了祖國浴血奮戰的先輩,“穿越”到後世。面對高樓大廈、霓虹光彩,無助和不適之下,是否會感到一絲欣慰...
就在他忙的不可開交的這些天裡,北平城悄悄發生了一件“小事”。
前門大街,一位微服暗訪的老人,親眼目睹了無恥老鴇欺壓弱女子的可憎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