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望堆起來的信山、瞧瞧地上散落的菸頭、再聞聞沉悶的空氣...
何金銀不由自主的嚥了口唾沫:“能換個辦公室麼...”
郭秘書完全不能“感同身受”,板著臉搖搖頭:“不能!各處都缺辦公室,司法處這棟樓都是協調出來的,前陣子我們還擠在山東中學辦公!目前只有辦公室、供給處、衛生處...總共一層七間辦公室歸我們!”
好吧...何金銀心裡又打起小九九來,他嘗試著開口:“那能不能...要回我那把駁殼槍?”
聽他解釋完的郭秘書笑的很暢快:“不就一把匣子槍麼!把心揣肚子裡頭!下回見著面,我給伱撐腰!孫大光頭他敢不答應!”
從這天開始,何金銀開始重新體驗“坐辦公室”的滋味。
是名副其實的“坐”辦公室,上萬封舉報信,每天還有郵局的同志“派送新單”,真的很需要一副...鐵腚!
一開始,何金銀很不習慣閱讀這些舉報信。畢竟還未更改過書寫方式,豎排、右起、繁體,相當一部分還是毛筆書寫,連筆挽花兒,少部分繁體字還需要借閱《簡明新字典》對照。
隨著“已閱”信件日漸增加,篩選效率逐步提高。
秘書處說是兩班倒,實際上經常需要熬夜加班。何金銀乾脆就在把鋪蓋直接抱到辦公室,睡起來就看、看困了就睡...
不過兩天,何金銀就對郭秘書這種“拼命三郎”的熬油方法腹誹不已,效率低下不說,一天一包煙都算少的,連帶著自己也得吸“二手菸”。
對此郭秘書也很無奈——自己抽菸就是從看舉報信開始的,沒有時間睡覺、一夜一夜的幹。最近煙癮更是奇大,只要一見到信紙,就忍不住想夾煙。
何金銀終於忍不住了。
“您看...咱能不能換個思路篩選?”
厚厚的鏡片下仍是熬出血絲的瞳孔:“哦?”
何金銀搬出一套“大資料篩選”思路:“凡是來信,先按匿名、實名做第一層分類。我翻看過您之前的記錄,相對於匿名,實名可信程度更高,資訊也更加精準。”
郭秘書下意識點點頭,燃起一支菸,示意他繼續說。
“我之前是車伕出身,對北平城還算清楚。我們可以申請一間檔案室,將北平城劃分成更細密的九宮格,根據來信人的地址做統一歸類。再將舉報內容按地址在地圖上標註出紅點,哪塊區域紅點越密集,越需要重視!”
“其次,我覺得單純靠糾察隊員按我們的資訊一處處排查太慢!我提議,發展報童群體!相比於魚龍混雜的車伕,他們更單純,管一頓午飯就行。讓他們在賣報時,針對我們排查出來的的密集區域進行資訊蒐集、核查真假!”
郭秘書夾著煙的手抖了抖,猛地一拍大腿。
“就這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