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打馬路對過兒就開始脫,隔著鐵柵欄...”
就見對面一棟高門樓,兩邊立柱上黑底金漆的木刻楹聯。左邊瞧“金雞未唱湯先熱”,右邊寫“紅日初升客滿堂”,拱形招牌上寫三個大字——清華池。
推開門是一方窄間,高門櫃裡立著兩個站堂夥計,見人進門也不招呼。
何大清遞過去一張新幣:“仨。”
“男賓三位,有客迎門!”
打左手邊門簾一挑,出來領位夥計,手巾板兒一甩:“來了您吶~三位裡邊請!”
何金銀臉色古怪,到底是接管期間的北平城。這種場面,過些年應該就看不到了吧...
近百個平方的大開間,四周堆疊著小衣櫃,正中間兩兩背對的小鋪位,打眼一看差不多得有四五十張。
大廳內人來人往,有沏茶、送報、採買的夥計,有修腳、拔罐、刮痧的師傅,鋪位上有叼著煙桿的、有趴著按摩的、有蒙著臉打呼的,還有三三兩兩聚在一起推牌的,形形色色五六十號人物,怎麼看怎麼像個“雜貨場”。
“澡堂子的拖鞋——沒對兒,我和傻柱都是自帶,你自個兒湊合吧。左邊淋浴右邊泡澡,麻溜兒一脫,過來泡會兒。”
何金銀捏著鼻子在一堆“呱嗒板兒”裡翻找半天,勉強湊出一對像樣的。
正前方兩個厚門簾,分別寫著“淋浴”、“塘池”,進進出出間赤條條的,熱氣蒸騰。
一屋子老爺們兒也沒啥可害臊的,淋浴間裡赤條條沖洗一番,好不舒爽!
值得一提的是,清華池淋浴間裡提供“洋鹼”。整大塊被分割成八小塊,有的都快用成“肥皂頭兒”了,何金銀攥在手裡,面色更加古怪...
“塘池”裡並不是只有一個大池子,分為兩個大池子和七八個小池子,針對不同客人的需求,有的水溫高、有的水溫低。小孩就愛在水溫低的池子裡“游泳”,老人更喜歡聚在水溫高的池子裡。
“人都是先泡開了,搓去一層泥,臨走之前衝一水兒。就你乖張!先去打一身洋鹼衝了個痛快!”
嘟嘟囔囔的何大清依舊很欠揍,傻柱則在大池子裡“遊”的很歡暢,一邊踢水一邊招呼他:“榮哥兒,來玩兒啊~”
搓澡的時候何大清原意三人自己互相搓,何金銀大手一揮——我請!美壞了正在“纏手刀”的傻柱。
讓何金銀詫異的是,清華池的搓澡師傅竟然還分南北手藝,可以按照客人需求單點!
“少見多怪...”被請客的何大清總算找到宣洩口,嘟嘟囔囔給何金銀“科普”。
“北派多是直隸定興、易縣、淶水三縣來京討生活的,講究穩準狠,手勁兒大,一下是一下,從上到下不多不少剛好一百零八下!搓完以後必須是全身通紅,這才說明師傅是真賣了力氣。”
“南派多是被官堂請上京的,以揚州師傅見長。手法細膩,講究手輕力勻,最舒服的就數搓完以後的頭部按摩,讓人飄然欲仙,一整天的煩惱都能拋到九霄雲外...”
傻柱眼巴巴瞅著何金銀:“榮哥兒,咱來哪個?”
就瞧榮哥兒赤條條往鋪位上一躺——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嘛...北派搓身、南派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