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灣。
大清早的,這裡已經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街道本來就窄,每個店面把貨物都擺出門口之後,街道就顯得很擁擠了。
各種拉貨的麵包車不停地按著喇叭,催促著前方的車輛。
但沒有任何卵用,車依舊像蝸牛一樣往前爬行。
“老三,我還是下車走路吧,不然就要遲到了。”
“你找個地方把車停好,一會兒到工廠裡找我。”大姐擔心遲到被扣工資,果斷下車了,坐車還不如走路快,那坐車還有什麼意義?
“好咧。”曾一鳴點了點頭,沒想道長沙灣的發展早已經超乎了他的想象之外。
實在是太熱鬧了。
但想要找個地方停車也不容易啊,真是頭疼。
大姐下車之後,他只能繼續把車往前開,誰也不會願意讓你把車停在店門口不是?
結果一路開到了荔枝角那邊才把車挺好,太特麼悲催了。
然後一路往回走,來到了深水埗區,介乎黃竹街至欽州街一段的長沙灣道兩旁大廈地鋪的時裝批發商鋪。
他大姐的服裝廠則在一街之隔,也就是鴨寮街及石硤尾交界。
這裡同樣是熱鬧非凡。
其實早在在五、六十年代,一些小型廠戶就聚集於這裡,批發各式各樣的成衣和日用品,形成一個墟市。
到了七十至八十年代,這裡的時裝批發行業逐漸冒起,成為馳名的時裝批發中心。
曾一鳴一路抬頭望著招牌,好不容易才在鴨寮街這裡找到了大姐的服裝廠名字,然後順著一條不寬的小道走了進去,總算見到了大姐。
看起來工廠已經忙活了起來。
或者說一直都在忙。
工廠都是三班倒的,一直就沒有停歇過。
工作環境看起來十分簡陋,都不如九十年代的鵬城普通加工廠的工作條件。但哪怕如此,這裡依舊是人滿為患。
沒有誰和錢過不去。
“撲街啊,都還沒睡醒嗎,趕緊打起精神來,今天一定要把貨交出去!”
“哎,別把顏色搞錯了!想扣工資嗎?”
“哎,哎,哎,往哪裡搬呢!往東!”
“你們這些從大陸來的,是不是都沒讀過書,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
“哎!”
胖乎乎,矮墩墩的工頭在大聲吆喝著,
機器轟鳴著,
工人們急急忙忙苦幹著……
雖然看起來熱火朝天,但曾一鳴感覺還是有些亂。
不像一個現代工業廠房的秩序。
兩個字,就是‘落後’。
工人看起來並不是很熟練?
雖然有機器投入運營,但看起來還是以人工為主?
工人積極性不高?
曾一鳴一眼就看了這麼多東西。
80年代的香江服裝製造業依舊是處於高峰階段,人工甚至於佔到製造業的30%以上。
但和其他工業一樣, 製衣業在聘請和保留員工方面也碰到困難, 這是因為很多工人都受到正在擴充套件的服務行業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