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璟忍俊不禁道:“那也不盡然,說不定打著打著就將馬打死了,最後一無所獲。”
趙敏俏皮道:“死了就死了,反正天下寶馬那麼多,再找一匹就是了。”
蕭璟見她淘氣,哈哈大笑一聲,走上前老實不客氣的一把抱起她,笑道:“馬可以隨便找,但為夫我可就只此一個,別無分號,要被你打死了,你不得守寡?”
他說完便就翻身上馬,在趙敏的驚呼不依中,將她牢牢圈在懷中,策馬奔騰而去,捲起地上陣陣塵土。
赤兔馬是天下無雙的良駒,不僅速度快,而且耐力久,即便背上乘了兩個人,奔行之間仍然如騰雲駕霧一般,數千里路,五六天便趕到。
抵達海邊的時候,蕭璟招來丐幫弟子詳細詢問,那丐幫弟子對他敬畏有加,但有所問,無不詳細解說,事無鉅細一一道來。
蕭璟沉吟道:“你是說,他們出海走了半日,又轉到去了東方?”
那弟子回道:“據兄弟們的查探,那爺孫二人出海走了半日,的確是改道沿著東方行去。”
蕭璟暗暗沉思,這百損道人想來是發覺行跡暴露,因此使些障眼法,故意兜兜轉轉,讓人莫不清楚到底去了哪個方向。如今的確有些難辦了,大海那麼大,又不能確定具體方位,他隨便找個小島一藏,想要找到猶如大海撈針一般。
趙敏見蕭璟犯了難,微微一笑,直接拉著他出來,然後竟然一路進了縣衙,掏出汝陽王府的金牌,那小小縣官猶如見了親爹一般,鞍前馬後的殷勤伺候著。
趙敏吩咐縣官將那天百損道人船上的船工、舵手的資料拿來,一番查探分析後,她得出結論,那百損道人的確使用了真真假假的惑敵之計,那些船工、舵手基本都是在本地海上討生活的人,連一個橫跨海域,去過東海的人都沒有。他即便是想去東海,也沒人認得航向。
蕭璟對趙敏的才智佩服不已,短短一瞬間就能想到行之有效的辦法,只是透過蛛絲馬跡便看破百損道人的手段,的確不簡單。
趙敏又吩咐縣官將附近海域地圖拿來,並請來許多對附近大海十分熟悉的老人、商賈前來,一一詢問校對附近各小島的位置,以及島上的情況。
此地近海,自然少不了在海中打漁和行商之輩,早將附近海域情況摸得通透,此時貴人有問,他們哪敢遲疑?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將所知道的情況一一說出來,唯恐說慢了,貴人不高興,累及家小。
折騰了足足半天,蕭璟和趙敏才總算將近海情況弄明白。二人根據島上的情況,細細分析一番,最後得出三處最有可能是百損道人藏匿所在地。
趙敏命縣官急速備好一艘最堅固的大海船,船上舵工、水手、糧食、清水、兵刃、寒衣,一應備齊。汝陽王金牌到處,小小縣官如何敢不奉命唯謹?趙敏和蕭璟兩人自在縣衙門中飲酒等候。不到一日,縣官報稱一切均已辦妥。
二人到海邊看船時,蕭璟不由得目瞪口呆,連連驚歎。原來海邊所停泊的這艘海船船身甚大,船高二層,船頭甲板和左舷右舷均裝有鐵炮,卻是蒙古海軍的炮船。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當年蒙古大軍遠征日本,大集舟師,不料一場颶風,將蒙古海軍打得七零八落,東征之舉歸於泡影,但舟艦的規模卻也從那時起遺了下來。那個縣官為了巴結趙敏,竟跑去向水師借了一艘炮船來。
趙敏不以為意,拉著蕭璟上船,然後一聲令下,眾水手吆喝一聲,那船便就揚帆出海,朝著他們猜測的目的地而去。
無邊無際的茫茫大海之中,一葉孤舟,向著南方行駛,蕭璟和趙敏在船艙中待著。舟行兩日,突聽得外面傳來一陣吆喝之聲,接著便有水手下來稟報:“前面已見陸地。”
蕭璟和趙敏二人走出來一看,只見數里外是個樹木蔥翠的大島,島上奇峰挺拔,聳立著好幾座高山。
座船吃飽了風,直駛而前。只一頓飯功夫,已到島前。蕭璟拉著趙敏的手,縱下船舷,吩咐眾水手在船上等著。
倒得島上,蕭璟展開耳目細細查探。走了半里路,毫無所得,正在他想著或許百損道人不在此島的時候,突然被一抹鮮紅刺入眼目。
蕭璟大驚失色,急忙走進幾步細細一看,只見地上居然又一大灘暗紅血跡,那血跡已經乾涸,顯然已經有些日子了。
蕭璟腦中轟的一聲,有一剎那間的空白,覺得小昭糟了百損道人毒手。
趙敏也看到那灘血跡,只是她跟小昭關係一般, 對於她的死活並不是很關心,因此倒還保持冷靜。她見蕭璟臉色慘淡,似乎難以接受事實,當下急忙勸道:“也不一定就是小昭出事了,也許是哪路過往的行商,或者被百損道人帶走的水手、船伕等人流的血。”
蕭璟勉強點點頭,一言不發的繼續向前走去,一路上,血跡越來越多,不一會來到一處山坳處,只見上面橫七豎八的躺著五六具屍體,個個都做船工打扮,此時早已經死去多時了。
蕭璟仔細一看,裡面並沒有小昭,頓時稍微放下心來。這些船工肯定是百損道人帶來的,沒想到竟然糟了他的毒手,想來是百損道人害怕這些人洩露了他的行藏。
蕭璟又在島上仔仔細細的搜查一番,卻沒見到百損道人和小昭的身影,似乎已經離去了一般。
趙敏突然道:“似乎有些不對。”
蕭璟道:“你說。”
趙敏道:“那些鮮血是一路流到這裡的,說明有人受傷之後從這條路上經過。可那些船伕不過是些普通人,百損道人彈指滅殺,根本不存在受傷不死的情況,那麼這些血又是什麼人流的呢?”
蕭璟臉色沉凝,功運雙目,細細搜尋,突然被一塊白色衣袍吸引目光。他走上前幾步,將那衣袍拾起來一看,見那塊白袍只有巴掌那麼大,似乎是從衣角上撕下來的。
這白袍本身質地不凡,潔白的袍服上鑲著黑邊,那袍角上赫然繡著一個騰飛的火焰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