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九五章 黃紙 (2 / 2)

至於‘創新’。相信沒掛之前,他那棵杜氏筆意的幼苗應該已經長得老高了吧...

有了新紙自然要試試筆。到了晚上杜守義裁好一批黃紙,看到了一旁的二哈和小機靈後,他心有所感的寫下了:‘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說到底,他只是王羲之的忠實追隨者,卻是蘇東坡的鐵桿‘小迷弟’。

黃紙吸墨有限,運筆流暢,和用宣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感覺。

寫完後他心情大好,自己先嘆道:“好字!”

一旁的龔小北笑了,道:“哪有這樣自誇的?”

杜守義也笑了,“這紙和宣紙完全不一樣,寫著太有感覺了。”說完後他在一旁寫道:‘怯筆試新紙,喜何如之?’

日後,這張三十一個字的《新紙帖》流傳於外。

到了網路年代,忽然有人提問道:‘怯筆試新紙’,是亞聖大大在開車嗎?!

看著底下回復裡一幫群魔亂舞,腦洞大開,杜守義的嘴角露出一絲莫名微笑。時隔五十多年,他終於又聞到了那一股熟悉的LSP的味道...

一月十日,星期五上午。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王羲之筆意’+1%”

大量的真跡浸潤,昨天又有黃紙從天而降,杜守義的書法水平又漲了一點。.

不過現在的筆意獎勵已經不能讓他激動了,這一個多月來他的書法水平突飛猛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著。等到達了一個層次後也許會緩一緩吧,這是客觀規律。

說起來他現在的條件比恆玄、梁武帝還要優渥一些,他們同樣有大量真跡在手,可有王羲之筆意加身嗎?見過唐宋元明清的諸多好字和書論嗎?上下一兩千年,杜守義的習字條件是獨一份的,連王獻之都比不了。

王獻之雖然有他親爹手把手地教導,但杜守義有更牛的筆意灌頂啊?他要再寫不出什麼名堂,真會被天打五雷轟的。

午休時杜守義去了趟文萃閣。文萃閣是京都專門刻章的老字號。論規模,名氣和西冷印社沒法比。他們最大的成就無非就是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造工作而已!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題字原來寫在信紙上,是文萃閣的兩位大師放大了二十倍,然後刻上了石碑。

碑文原先是一篇小楷,也是由這兩位師傅放大的。這種事要是不說都沒人知道。

杜守義在元旦簽到了五塊田黃,加倍後成了十塊。昨天和小北閒聊後,她和杜守義各挑了一塊自己喜歡的,今天要送到文萃閣,請人刻成章。

杜守義不需要名章。王羲之寫完字蓋印嗎?沒有。所以他也不要。

順帶說一句,偉人也很少蓋印鈐。除了早期的一些檔案詩稿外,後期偉人手書上的印大多是別人加蓋的。

寫字不見印,但收藏的字畫上可以蓋啊?

《快雪時晴帖》短短二十八個字,乾隆喪心病狂的蓋了一百七十二個章。也就這張帖是臨摹的,否則王羲之一定託夢給他:你神經病啊?!

杜守義沒瘋,但他也想在收藏的字畫上蓋上自己的印鈐。至於被後人評說破壞文物什麼的,那愛誰誰。有事先找乾隆,槍斃完百八十個乾隆才輪得到他。

小北也會刻上一枚收藏章,以後就專往杜守義的字上蓋。這都是他們倆昨晚開玩笑時商量好的。

到了文萃閣時營業員看到兩枚油潤的田黃就知道來了重要客人,他把後面的老師傅請了過來。

“老同志,我想刻兩枚章,這枚刻‘龔賞’,這枚刻‘杜鑑’,您受累給看看。”...

杜守義原來還想惡作劇一下,偷偷刻上一兩枚類似‘我看過了’,‘畫得不錯’之類的章子。不過他要真敢這麼幹,說不定真會被鑄成銅像跪到首博門口,遺臭萬年的。他終究沒這個膽量。

他不敢,可他孫子敢。日後,杜守義的孫子真用肥皂刻了枚歪歪扭扭的‘寫得不錯’,偷偷給他的字帖蓋上了。這個惡作劇把杜守義逗得‘哈哈’大笑。

最後‘寫得不錯’當然被沒收了,但杜守義把自己那枚‘杜鑑’送給了小孫孫。

他早戒了愛亂蓋戳的壞毛病,可這毛病似乎隔代遺傳了,呵呵,那就讓它傳吧...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愛閱app閱讀最新章節。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四合院:我是杜守義更新,第二九五章黃紙免費閱讀。

&n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