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五九章 蛇羹 (1 / 2)

八月二十七,星期二。系統繼續薅著‘漁村’的羊毛。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蛇王芬’五蛇羹X100。”

‘你娘們是條長蟲。’想起這句話杜守義開心的笑了。

五六十年代京都有不少野生蛇,二哈剛來那會兒就抓過一條,還是條十分罕見的青蛇。

京都的青蛇很少見,大多是些黑眉錦蛇之類的。那為什麼民間還要把蛇叫做‘青大仙’呢?

在古代,‘青’可以當黑色講。比如‘青絲’, 那是說頂著一頭綠毛?當然不可能,那就是指一頭黑髮。

還有老子出關騎的是‘青牛’,那其實是‘黑牛’。所以青大仙,其實就是‘黑大仙’。

說起這個又要扯些題外話了。京都一直有‘四大仙’一說,說的是紅大仙‘狐狸’,黃大仙‘黃鼠狼’,白大仙‘刺蝟’和青大仙‘蛇’。這四樣也都是京都常見的野生動物。

五六十年代的京都與後世不同。二環以外很多是郊區農村, 野生動物時常可見。坐二十六路這些跑‘郊縣’的公交車, 路上偶爾還能看到狼。真事兒。

京郊五六十年代有狼?德勝門附近, 晚上還能聽見狼嚎呢。

即使現在,密雲延慶這裡的北部山區裡還能見到野狼,種群數量在十幾二十只左右,不算少了。

不但有狼,五六十年代的京郊,其他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也不少。在中關村這些偏遠地界,帶把獵槍出門轉一圈,打幾隻兔子狐狸回來都不是稀奇事。

後世的京都市裡,狐狸肯定見不著了。四大仙裡除了黃大仙,其他都很難遇見。倒是聽釣魚的說有蛇,是野生狀態還是飯館逃生的就不好說了。

四大仙因為神出鬼沒,而且背後還有些說不清的聊齋故事,所以民間一直對它們挺尊重的。小孩子抓了個小刺蝟什麼的, 家裡大人一般都會要求放生,不會去傷害,但唯獨對蛇不一樣。

遇到長蟲時一般當場打死, 大一點的就吞膽吃肉, 所以京都對蛇一直沒忌口這一說, 只是不會刻意去找罷了。

和京都不一樣,粵閩這一帶吃蛇都翻出花了。就像今天簽到的‘蛇王芬’,以前在廣東南海就是做蛇羹買賣的。黃=花=崗起義那會兒,創始人逃到了漁村避難,繼續從事老本行。算算這都多少年了?不算南海這一段就一百多年了。

漁村百年老鋪很少很少,能傳承下來三四十年都算是有真本事的。蔡=瀾就曾說過:蛇王芬是漁村最好的飯店。不過他這話...,呵呵,據不完全統計,他說‘最好’已經不下一二十次了,漁村哪裡都有他的‘最好’。

蛇王芬更難能可貴的是,成名之後,在洶湧的資本浪潮裡她依然安守著本份。沒想著廣開連鎖分店,然後上市融資,打造餐飲大集團。這在浮躁的漁村非常非常難得,老闆若是沒有一顆忠實於品質的心是絕對做不到的。

這一點換位思考一下就能明白。‘蛇羹’這種食物,要是搞中央廚房,開連鎖店是件多簡單的事?以她的名氣想投錢的大佬一大把。

放著大錢不賺只安心做好一碗羹,真是不容易的!所以我們用‘她’而不是‘它’。蛇王芬, 她確實值得敬重。

簽到的蛇羹中午就上了四合院的餐桌。聾奶奶除了不吃辣其他的倒是百無禁忌。她吃了兩口問道:“這是長蟲吧?”

杜守義笑道:“是。您吃出來了?”

“年輕時候沒少吃,呵呵, 不過還是今天的味道最好,一點腥味沒有。”

“那是,百年老店的大師傅掌勺,錯不了。這東西解溼熱祛痱子,現在這天喝這個正好,您要喜歡喝,以後我再弄。”杜守義笑呵呵地胡謅道。

老太太吃了一半忽然冒出一句:“棒梗昨天哭鼻子了,你知道了?”

杜守義看了看一旁的賈張氏,誠懇的說道:“知道,昨晚小偉和我說了。這件事是我做岔了。”

接著他把昨晚和小北商量的事,對老太太和賈張氏又說了一遍。

“....學術界有些不一樣,只有老師學生,不興乾爹乾兒子這一套。所以我沒想著收棒梗做乾兒子,就讓他做我一個最純粹的學生,乾乾淨淨的不摻雜其他東西。

但是該教的,該給的我一樣都不會少,就和自己孩子一樣。您看這樣行嗎?”說著他看向一旁的賈張氏。

聾奶奶笑道:“我說什麼來著?守義都會考慮周全的。虧你一把年紀都做奶奶的人了,還上我這兒哭鼻子?”

賈張氏有些不好意思了,道:“瞧您說的...”

杜守義看著有些尷尬,他岔開話題道:“您先別忙著樂,和小當槐花比起來,棒梗要走的路全靠他自己努力,要累很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