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會兒,監察書記問道:“那給志願者吃餃子是怎麼回事?”
“呵呵,您說這個?...”
杜守義打了個馬虎眼,不過他有點疑惑了,到底舉報標的是什麼?是蘇慧娟的小房還是那些餃子?
他想了想道:“您也知道,我們是去學LF,做好事,可對接受幫助的人家就不一樣了,那是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咱們衚衕的街坊有知恩圖報的秉性,私下竟然在商量怎麼好好款待志願者們。
您幾位想想,這家要是燉肉,那家就會煮雞湯,誰都怕被比下去。要是這樣下去,我們學LF活動成什麼了?這不是給群眾們添負擔嗎?所以最後就讓婁小娥來統一提供飲食。
我們的志願者們務求做到,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吃群眾一粒糧食,不給組織添一點的麻煩,這就是餃子的由來。
這筆花費我不知道,都是在那一千塊以外,婁小娥單拿的。”
“哦,原來是這樣!”三位領導同時點了點頭。
這件事確實考慮的很周到,既不給群眾添麻煩,也不給組織添負擔。
證據鏈完美到無懈可擊,一條條看過來,杜守義完全沒什麼問題,相反,他表現出了過人的素質。
過了一會兒,三位領導臉上都掛上了笑模樣,監察書記問道:“小杜,這次活動中,你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我?這次我是落後了。您知道,我還負責了個小診所,實在抽不出時間和精力,所以這次活動我只負責拉贊助,沒有深入參與。”
說到這兒他忽然明白過來,學LF活動的問題?可能二大爺被人告了!
事情談完,監察書記匆匆走了。在他自己的辦公室裡,對劉海中的問詢正在進行中。
等他走後,唐書記和楊廠長這才告訴了杜守義事情起因。
原來昨天廠裡監察科收到封舉報信,舉報劉海中利用學LF活動大吃大喝,投機倒把,私下把修房子的材料賣給了杜守義和蘇慧娟用來蓋房子。
說完大致情況,唐書記由衷讚歎了一句。
“小杜同志,你的思想覺悟很高,工作作風也很紮實啊。”
他最近和杜守義的接觸也漸漸多了起來,對杜守義本身的表現非常滿意。但這孩子有一條不好:不求上進。
不過這樣埋頭做事,不想當官的‘怪咖’是不是更純粹,更難得?
雖然還不知道杜守義和大領導的關係,可當一早監察書記來找他時,他還是主動提出了暫緩正常程式,由幾個廠領導先找杜守義私下核實下情況。這樣的年輕同志還是要保護一下的。
可讓他沒想到是,杜守義做事如此認真,連三分錢的釘子都能出具發票,這種滴水不漏的工作作風就很讓人歎服了。
怕杜守義覺得委屈,廠長書記百忙之中留他聊了一會兒。可讓這三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這時候,二大爺劉海中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