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名字的《冥契法道》,在不同時空除了名字與形式相同之外,再無其他相同之處。
當年針對體系上存在的缺陷,太學主說過:
「越是高深的武學,殺傷力越大,便越是需要與之匹配的心境來將其駕馭,不然只會帶來無盡的禍劫。」
苦境如今的修行法門,雖然確實存在缺陷,但這已經是經由歷史不斷篩選演化的成果,是經過一次又一次不斷的迭代,才得以被正式確定下來。
以三教為首的苦境修行體系,在本質上依舊是對「氣」的修行,不僅門檻低,而且修行快,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相當可觀的戰力。
宏觀來看,是「神」與「精」互為陰陽,交融而成就於「氣」。
這是極為正統的修行法門,性命兼修。
儒道釋在此基礎上又各有側重。
所以在理論上,不同的修行體系其實並無高下之分,只是所走的道路不同,都可直指頂峰,這句話本身就有些偏頗。
實際情況與理論不能說南轅北轍,那也是毫不沾邊,現實要更加骨感與殘酷。
就像另一個時空的《冥契法道》,即便修成靈晶之體也不過數百載天壽,境界等同太易,實際上的修持還不如尋常一名太極先天。
差距巨大,就這還是天地元氣沉寂的時期。
龍族的修行法比修真者要完善一些,只是在藺重陽看來也有限,不過有特色,可以說比其他各族各派的法門強就算成功。
因此,兩個時空有本質上的區別,無論是修行法門還是理論。
兩相比較,本時空的修行法門可謂極盡完善。
經過多年發展,雖然從根本上存在的問題仍舊沒能解決,但比之當年已有明顯進步。
所謂根本問題便是,因為自身功體損耗,直接影響到這一身實力的發揮,想要解決,那得是三元合一後的修行,無法在修行初期便將之完善。
不過,透過河圖洛書進行推衍,藺重陽對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已經有猜測。
只怕與炎帝提到的「天之權柄」關係匪淺。
總而言之,關於風無殊的修行問題,只要改修藺重陽那本《冥契法道》就能解決。
其他關於術算、卦卜等,藺重陽臨時給她寫了一些典籍,作為禮物,就像當初在熠堊族留下的那些底蘊差不多,
醫術方面香還白都有極深的造詣,當年的素清閱是萬堺朝城有名的醫者,將不少基礎病症的治療方法普及,在永珍真藏內還留下醫書。
他與風無殊進行了探討,藺重陽只在細節上指點他們如何改進,順便對內容進行了記錄。
以「對話體」的形式編纂成一卷簡單的手札。
此事經過當事人允許,等回到德風古道,便將之放入永珍真藏中關於醫書的區塊,風巫族的醫術同樣經過多年的發展,自然會有其可取之處。
到了後半夜,三教法宗之人抵達此地,道門法宗之主原無鄉親自帶隊。
藺重陽將相關之事進行交接,便未再停留。
包括香還白也請辭回去崑崙山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