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神長居越霧樹海,雖有師承,也在師尊的教導下讀過書,但讀過不代表他什麼都懂。
不同的人看相同的一句話,都有不同的理解。
射藝傳承不錯,其他方面直接用一塌糊塗來形容也沒問題,橫向來看比純粹的散修稍強。
諸如走火入魔等情況不至於出現。
也不會被卡在先天之境。
古往今來,死在這道門坎前的後天武者,與過江之鯉相較有過之而無不及,月神一脈能穩定傳承自有其優點。
君不見強如藺天刑,當年,也會擔心某人突破先天時出現差錯。
哪怕月神一脈中間曾走錯過路。
能夠傳承到現在,何嘗不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藺大劍皇看月神,跟道門法宗小當家看天羌族長差不多,總體來說就是閱讀量極其匱乏。
這方面尤其是三教先天,因為時代環境,不僅大部分人知識儲備極其深厚,自己著書立說或者開宗立派的也不是沒有。
三教那麼多支脈可不是憑空誕生。
腦中真書藏萬卷只是「基礎」,一個大部分人都有的基礎。
所以閱讀量高用處不大,別人同樣高,你看再多的書到最後也就那樣,在大部分情況下體現不出來作用,無法拉開與其他人的差距。
閱讀典籍,閱讀前輩註解某一典籍的手札,自己註解看過的典籍,留下手札給後來者。
大體上就是這樣的一個流程。
知識儲備深厚者都差不多,與知識儲備淺薄者距離越來越大,故而——
在這樣的時代下閱讀量越少弊端越大。
但是像月神一脈這樣更加尷尬。
很多時候,半懂不懂比完全不懂容易忽悠,也就是藺重陽出發點沒問題。
除了在某些方面比較執著之外,他覺得當代月神還是很好交流的,兩人從渾沌之弓的理念,天南地北聊了不少懂或不懂的東西。
主要是藺重陽在給他增加知識儲備。
時間,擠一擠總是能擠出來,參透天地變化後大可直接模擬天竅秘境,總體而言並不算困難。
要付出的代價不過是一點損耗。
藺大劍皇間歇性的悉心教導頗具成效,月神的知識儲備已經趕上普通儒生,後續,他便擁有能夠自我提升的能力。
市面上很多典籍都能買到,價格也便宜,買一包糖炒栗子用的錢能買差不多兩本。
若願意繼續提升,總能找到相應的途徑。
不過,藺大劍皇建議,越霧樹海這處傳承之地可以選擇留下,在裡面教徒弟應該相當不錯。
一應典籍也可以買回去存放,陣法與術法的存在可以免去受潮的問題,讓其更好儲存,將來月神傳人在訓練之餘能夠進行學習。
如今這個時代只會打架註定要被淘汰,就算強如渾沌也並非無可替代,燭龍之箭更是數量有限。
多學一些東西有百利而無一弊。
交談完後,他們在越霧樹海就地交流過射藝。
理論畢竟要結合實際,月神選擇的道路,如今也不過是剛剛起步。
“需要歷練的是你又不是我。”藺重陽掃了一眼風雲碑上的名字:“而且,我也有我的事情。”
月神頷首:“我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