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遊戲競技>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 第三百二十九章:儀軌,此身當揹負苦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二十九章:儀軌,此身當揹負苦海 (1 / 2)

七座顯化法相的佛影,乃是佛門典籍之中記載的過去七佛,即毗婆尸佛、屍棄佛、毗舍婆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傳說,七佛滅罪真言由釋迦牟尼佛所述,乃過去七佛共說。

誠心誦唸此咒,可消除重罪。

伴隨七佛滅罪法陣顯化,滅罪拔苦之真意,隨那瀰漫開的莊嚴清聖之氣籠罩整個萬聖巖,可見此時運功者佛法修為之高深。

萬聖巖內的眾人在皆穩定心神後,皆不約而同的看向遠方,那裡的聖域的最高處。

亦是聖尊者·一步蓮華平日中的修行之地。

此時,菩提天池內,清聖天池中竟然倒映出截然不同的影像。

身披黑色的惡氅法袍,與池邊禪座上那道靜坐的身影,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如佛魔分化,似善惡兩端,介於存在與不存在之間。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一聲輕嘆,清聖莊嚴的佛者似做出某個決定。

並非受密咒影響。

反而,此番變故成為了一個契機。

若要更進一步修成佛體,修成如來不毀身,這是他必然要面臨的劫難,也是必須經歷的考驗,他決定去面對魔道,體會魔道。

貪、嗔、痴、慢、疑,將五毒進行分割,讓渡於另一身,讓此身心見空明,靈臺清淨。

他欲以此來證自己所行的道路。

…………

清聖莊嚴的天佛原鄉,景貌更迭,佛法傳世三大時期變遷,一道又一道至菁至純的佛氣匯聚,化作燦金色的梵文,又組成金色鎖鏈。

鎖鏈彼此勾連將佛鄉包裹,最終匯聚於那莊嚴的如來之頂,纏繞在奧義吠陀劍身之上。

佛鄉屹立,鐘鼓之聲不斷,梵唱之聲不絕。

光尊飛昇前所傳道統,在面對這第二次末法之劫時,終究,還是有了一定的抵抗力,天佛原鄉並未被化作欲界。

…………

其餘佛門勢力也或多或少受到影響,諸如西煌佛界,滅度梵宇,雲鼓雷峰等,但各方勢力均有手段進行反制。

就連那些中下層的佛剎亦被設下防護。

佛門方面並非不知變通。

明知將有劫數,又豈能放任其擴散?

可以預見,佛門接下來的歲月又有的忙了。

梵宇群峰之頂,清聖之氣自四方匯聚,只見一株佛輝殊勝之聖菩提臨風而立,葉片在風中摩擦的沙沙聲,與迴盪的梵唱相合,那散落的慈光讓人心中自生清淨。

涅槃萬因頂,聖菩提之下有一道身影靜坐。

一支長劍被橫置於雙膝之間。

清風拂過,睜開雙眼的問菩提,同樣看到了顯化於遠天的那尊法相。

聖菩提上有縷縷聖光垂落,似在安撫著他。

青年寬慰道:“我無恙,您不用擔心。”

隨著他之話語落下,遠天顯化的那尊法相竟是開始消散,本來懸浮的玉海九輪盤,亦隨之飛昇。

魔佛波旬昔年降臨時險些攻破滅度梵宇。

按理來說,此番再次降世,問菩提應該向祂討一份因果,但此事已經有人負責處理,無需因果之子了斷因果。

…………

昔日欲界舊址,只見玉海九輪盤高懸,其下恢弘佛光燦爛,隱約間,能夠看到三道身影盤坐。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