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入度不轉輪,好友可有解法?”在弦知音開口之前,太學主率先出言詢問道。
藺重陽抿了口茶,將茶盞放回桌上:“我還是那句話,只看你準備如何處理,以及當事人的想法又是怎樣。”
“如今,前因後果皆已理清,我尊重弦知音的決定。”
太學主沒有將個人意志,強加在弦知音身上。
弦知音上前一步,道:“敢問前輩,那冥冥之中的感召,是天命,亦或者因果?”
“靈動的生命,本該由自由意志去揮灑,而不是被稱得上是私慾的因果左右。”
簡單的一句話,便已經做出了回答,藺重陽再一次看向他,繼續說道:
“天命,理應神聖而偉大,驅策你我完成對大我或小我的選擇,而你感應到的感召,不過是一份修行者不該有的執著,比起天命,稱其為因果要更加合適。
入度不轉輪之存在,本就悖離佛門精要。
但也正是有了眾天修行了它的因,方才有了你誕生的果,你與他之間的因果,只有這具軀體。”
弦知音又問:“若我將這軀體還他,是否能了結這段因果?”
此言一出,一旁的疏樓龍宿都有些動容。
太學主沒有再出言,他尊重弦知音的選擇。
“哈,為什麼要這麼做?”藺重陽反問道。
“如果,他是另一個我,那我應該能夠坦然接受他,但他與我是不同的個體。”
弦知音的語速很慢,出言同時,他也在做著思考與選擇:
“他是他,是滅境眾天,而我也只是我,是學海無涯的弦知音,我不能辜負儒門的培養,不能辜負師長的教導,更不能讓學海無涯陷入危局。
我只想做自己,做學海無涯的弦知音。”
“哈,很好,很好。”藺重陽輕笑:“就衝你這一份覺悟,若是信得過我,這份因果我替你擔了。”
寄體不同於分身,既曰寄體,便會存在主客之分,亦有被視為工具的無奈,分身為正奇之化,一體相融。
就像在另一個時空,來自滅境之人,何曾尊重過弦知音身為弦知音的存在?何曾思考過眾天所計乃是私慾?他們只將這一切當成是理所當然。
滅境儒聖未能轉世成功,苦境棟樑卻是血染戰場,滅境掌輪早已有人繼承,苦境中原卻因此痛失巨擘。
弦知音只是弦知音,沒有天命的枷鎖,沒有因果的負累,他能選擇自己的生命情調,能夠自主自己的人生色彩。
自己的舉手之勞,能改變這名後輩的一生,其中因果,藺重陽願意為他擔下。
“這……”
面對藺重陽之決斷,弦知音此刻反而遲疑了。
太學主欲言又止:“好友。”
“無妨,若有因果,大可盡加吾身。”藺重陽毫不在意道:“正好接下來我準備走一趟滅境。”
…………
據聞,有一僧者,眼觀三世因果,耳聞眾生悲嚎,曾在雪山說法令十二魔將稽首皈依,神通直達天力。
其名——九界佛皇。
佛皇創鹿苑一乘布法,其中分八院、四臺、雙塔,規模宏大,追隨其修行之僧者眾多。
是夜,圓月高懸,莽莽群峰之頂,只見鹿苑坐落,鉛華洗盡,氣態莊嚴,鐘鼓之音伴隨梵唱自其中內傳出。
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