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選擇這條路的人,悟性太差怎麼辦?
要知道,先天之間的跨度,遠比先天與普通人之間的跨度更大。
有些人,哪怕僥倖突破,成就先天,也只能停留在太極或者太素之境,終生難以再進一步,這是很常見的現象。
一旦末法時期來臨,這個現象,將更加嚴重。
考慮到這一點,武痴選擇親自出手,將他之傳承進行了精簡,以完整保留精神傳承為核心,武學部分,則只以意作為傳承。
這樣做,會更加適合大範圍推廣,在準備
好相應內容後,將其封在信封之中,一併給藺重陽發了過來。
以武痴絕學奠定基礎後,凌絕頂之劍理,則會作為樹幹,承下啟下,肩負起這份責任。
在對是非有了相對清晰的認知後,接下來要學習的是如何做人,如何修身,如何做一名劍者,指引選擇走這條路的劍者,將精神用在劍術的深造,以及個人的修養。
不求超凡入聖,只求將心態擺正,更進一步。
最終的上層建築,則相對複雜,同時也充滿了開放性,不僅有三教至理,還有恆山精神,牧世聖道,以及最純粹的劍道,如此種種,不一而足,都是藺重陽在得到好友允許後,選其部分精要新增進去,並將其融為一體。
故而,最後的路如何走,權看當事人之選擇。
當然,一切的核心,乃是理念與意的傳承,並未有具體的文字描述,所以,在修行過程中,還需要看個人之覺悟,算是留足了個人發揮的空間。
將其構建出之後,需要做的,便是不斷進行補充,完善,以及精簡,立劍道的初衷,是開一條能夠普及化大眾化的道路,為將來的計劃奠基。
在這個過程中,藺重陽也在不斷與各位好友進行書信交流,全新的劍道,是眾人共同的心血。
它與武痴絕學有一個相同點,那便是,劍道的存在僅是作為指引,可以完美融入修行者的道,只要天賦夠高,推陳出新並不困難。
同樣,按部進班修行,也是一條康莊大道。
…………
時光流逝,當元八荒揹著一竹簍鐵木巖,自惡露苦地回返天南山之後……
驚訝的發現,自己似乎無家可歸了。
劍廬被劍息籠罩,其中不斷有叮叮噹噹的鑄錘鍛打聲傳出,顯然是有人在鑄劍,不過,其中鑄劍之人非是師尊,他能明顯感應到鑄術不同。
兼修鑄術的元八荒明白,鑄劍的過程需要專心致志,最是不能被人打擾,若被冒然打斷,輕則前功盡棄,重則危及性命,後果十分嚴重。
所以,劍廬他是回不去了。
而在他平日練習劍招的場所,如今正被師尊佔用著,指點一名女子修行,森寒劍意覆蓋在天南山的山腰,似要將時空一併凍結。
以他如今的根基,只是遠遠看了一眼,便驚詫發現,自身元神險些出現凝滯的跡象。
就連靠近都難,更不要說,回到練習場一觀。
不過,凌絕頂給他留了資訊。
就這樣,剛從外面回來的元八荒,就成了正式參悟全新劍道的第一人。
時光如落花流水,一日,一月,一季,一年。
一年之後的某一日,只聞一聲清脆劍鳴,響徹天地,將沉寂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