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德風古道校場。
藺重陽與非常君於場地邊緣並立,看著場中之人的演練,暗自點頭。
只見靈霄燭幽被夏承凜如臂御使,儒門諸般劍法武學信手捏來,招式切換接續如行雲流水,輔以春秋聖捲進行統合,一看便是在平日裡下了苦功。
一番演練結束之後,沒有理會滴落的汗水,夏承凜有些期待的望向自家師尊。
“招式的接續之上尚有些刻意,在實際與人交手之時,對手出招不會像械人那般呆板,若還讓招式拘泥於形式,將來有你吃虧的……”
既然看得認真,那點評自然也會鞭策入裡,行走江湖,一身武學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錢,藺重陽在這方面的要求,向來要高一些。
不過,一旁的非常君看不下去了,當即出言提醒:“師兄。”
雖然說,師兄講得確實沒錯,但是哪有數十年不見人,一回來就直接給後輩施壓的,先揚後抑總比先抑後揚更讓人容易接受。
“師尊說得是。”
夏承凜倒不覺得哪裡有問題,師尊這顯然是在關心他,怕他行走江湖之時在別人手上吃虧。
常言道,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雖然師尊傳他的“書”也很多,但每次指點他修行之時,皆是直擊要害。
“也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你的時間還很長,能慢慢去彌補自身不足,招式的穿插固然需要實戰來磨練,不過招式本身,還是要看個人的努力與悟性。
承凜,這方面你做的很好,尤其是招式的精簡,可見確實有將我講的聽進去,如今也算初步走出了自己的武道。
但有一點,你要牢記在心中,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凡是做長輩的,都是希望後輩能脫離長輩的光環與影響,走出屬於自己的路,甚至超越自己。
藺重陽固然有些不負責,但不能否認,不管是帝龍胤,還是縱橫子,亦或者夏承凜,都沒有被他的道困鎖,皆走出了屬於他們自己的路。
從這方面來說,他作為師尊與長輩,還是相當合格的。
“是,弟子謹記。”
關於這些,夏承凜自然明白,並表示贊同。
長輩為他們遮風擋雨,可不是讓他們用來荒廢自身的,他們要儘快成長起來,為長輩遮風擋雨。
“既然師兄如今歸來,那等過段時日,便讓承凜他們外出歷練一番如何?”
安排後輩出門歷練,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非常考驗當事人對時局的把控,以及對江湖諸多情報的瞭解,畢竟歷練才是主要目的。
在非常君語畢的同時,夏承凜就開始回憶先前看過的情報,然後開始綜合思考,哪處所在更適合作為此回曆練的場所。
既然師叔提出來,那師尊這邊,從當今江湖局勢來看,應當不太存在駁回的可能。
說句心裡話,他如今也算修為有成,以師尊的性格,再不抓緊時間出去歷練,以後可能都不一定有機會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這句話放到別的地方,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但若是放到師尊身上,那絕對有大問題。
如今的夏承凜,一如昔日的藺重陽,即便以他們的身份,哪怕選擇躺平,都能在儒門擁有相當不錯的地位,但兩人都沒有這麼做,既享其利,便當承其責。
雖然內在的詳情,可能會因為個人的經歷與閱歷有所不同,但總體而言就一句話,要肩負起儒門的未來。
夏承凜這些年固然因為非常君的教導,有了長足的進步,也內斂了不少,但藺重陽若想看出他的想法,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