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藺重陽離開德風古道轄區,準備先走一遭天佛原鄉之時,忽有一股祥和聖氣自遠天而來,再聞:
“枿坐雲遊觀世情,一葉菩提,落聲入耳聽;冥濛山頭夜雨急,山後曙天青。”
正是天佛原鄉光尊——玉菩提迎面而來,手中定光梭羅一如既往,周身氣機卻是大不如前。
“一別經年,好友之進境令我欣羨。”
雖然兩人已經有十數甲子沒見了,但玉菩提出言完全沒有生疏感,因為如今這個情況,可不是該生疏的時候。
誰能想到會出現這種變數呢?
原本他還信心滿滿,說著什麼將波旬之事一肩擔下,結果遇到了初見殺,然後被追殺了萬里,好不容易才得以脫身。
既然波旬也不講江湖道義,那就看大家誰更不講江湖道義吧,所以他就來找援兵了。
“閒話休提,先與我說說波旬的情況。”
看玉菩提這個情況,藺重陽也大概猜到發生過什麼了,雖然中途發生變數,但是波旬的性格與習慣看來是沒有變化。
波旬是少有的身為強者,還會親自追殺別人的存在,並且其不以為恥,只將這當作是踐行欲界理念的一種途徑。
聽得藺重陽的話語,玉菩提也將此回事情的因果,向他一一道明:
“一切皆是因果,其中自有定數,在我進行多方準備,甚至加強菩提弓威能的同時。
魔佛波旬也在積累底蘊,用以直接度過降世初期的適應期,甚至因此更進一步。”
在此之前,藺重陽便有此猜想,拖延了近千年的時光,做了充分的準備,就算這樣還是被波旬給整的死傷慘重,便只有這一個可能。
彼時拖延時間,乃因為三陽同天之後,一切皆是百廢待興,若讓波旬降世,只會雪上加霜。
他日之因,今日之果,冥冥之中自有定數。
若是一切重來,不管是玉菩提還是藺重陽,都會做出與當年相同的選擇。
正所謂,成住壞空自有規律,因果相扣,一切皆是定數。
在末法時代,玉菩提所能做的,也只有在減少蒼生傷亡的前提下,守住這盞佛法傳承的燈火。
波旬如今降世,就算比預想中更強,所造成的犧牲也不會比過去更大。
藺重陽稍作思考,突然出言問道:“你與他交手之時,可有受傷?”
他想到一個挺嚴重的問題,波旬強歸強,但祂不傻,若是有能再增強自身能為的機會,祂一定不會放棄。
而這個契機...
“有...好友問...”
玉菩提起初還沒反應過來,但考慮到好友遠比自己在武道上走得更遠,回頭再一想,瞳孔一縮:
“聖菩提!”
滅度梵宇之渡世三昧,皆仰賴於聖菩提,被抽離的貪嗔痴三毒並未消失,而是被鎮壓在聖菩提之下。
經年累月,樹下惡念累積了不知凡幾,若被波旬吸收,後果不堪設想。
玉菩提話音未落,忽覺眼前一恍惚,反應過來之時,發現自己已是身在半空,景物盡向後而去。
“看你功體還未完全恢復,捎你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