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樹》是另一個空間裡朦朧派詩人代表舒婷的成名作,創作於1977年3月,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詩優美、深沉的而又充滿力量,詩人別具一格地選擇了“木棉”與“橡樹”兩個中心意象,將細膩委婉而又深沉剛勁的感情蘊在新穎生動的意象之中。
它所表達的愛,不僅是純真的、炙熱的、而且是高尚的,偉大的。
整首詩就像一支古老而又清新的歌曲,撥動著人們的心絃。
作者舒婷透過木棉樹對橡樹的“告白“,來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愛情觀,呼喚自由,平等獨立,風雨同舟的愛情觀,喊出了愛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號,發出新時代女性的獨立宣言,表達對愛情的憧憬與嚮往。
詩歌以新奇瑰麗的意象、恰當貼切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心中理想的愛情觀。
詩中的比喻和奇特的意象組合都代表了當時的詩歌新形式,具有開創性意義。另外,儘管詩歌採用了新奇的意象,但詩的語言並非難懂晦澀,而是具有口語化的特徵,新奇中帶著一種清新的靈氣和微妙的暗示,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
作為新時期文學的發軔之作,《致橡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
要是讓林沐評選自己最喜歡的十首現代詩的話,《致橡樹》無疑將會是排名靠前的詩歌之一。
“哼,還致橡樹呢。”
看這林沐寫在本子上的三個字,宋毅承冷哼一聲,表示非常的不屑,從這三個字裡他還真看不出這和現代詩和愛情有什麼關係。
林沐卻是不理會他,悄悄的在系統商城裡將《致橡樹》的使用權給兌換了下來。
“上個廁所,你慢慢寫,可得好好寫,別到時候說我欺負你。”宋毅承拍了拍林沐的肩膀自信滿滿的開口,說完上廁所去了。
林沐被氣得發笑,張張嘴最後還是決定什麼都不說,作為一個作家,文字遠遠要比話語來的更有說服力。
打臉最好的工具就是自己筆下的作品。
搖了搖頭,深吸一口氣,林沐提筆寫下《致橡樹》的內容: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
“喲,真寫上了?我看看。”
宋毅承從廁所裡出來,看到林沐已經寫上了,一邊扣著皮帶,一邊走到了林沐的身後開始看了起來。
一開始的時候也沒在意,因為他真不認為林沐就這會功夫想出來的東西能抵得上自己冥思苦想一整天的作品。
但接著往下一看,他整個人便呆住了。
這詩,是真寫得好啊!
雖然宋毅承並不是太懂現代詩,但是光看前邊這一段,他就知道自己已經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