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和金碩的聊天,林沐開始靜下心來思考著自己的第一張專輯究竟個該做什麼。
搖滾、流行,民謠?
想了很久他還是沒能做出一個決定,於是他便決定了索性什麼都做,通殺所有型別的粉絲。當然,什麼都做是誇張了,專輯的整體風格還是要有的,不然整張專輯就會顯得很亂。
思索良久,林沐最後決定這張專輯的定義大致為在以校園民謠為主基調的大框架下,輔以幾首其他風格的音樂。
也就是說在風格整體統一為校園民謠的同時,他準備穿插一兩首不一樣的味道的歌曲,比如搖滾、比如流行,以便能夠給聽眾一種不一樣的感受。
其實前世的很多專輯大致也是這樣的做法,各大唱片公司中,一般都會有一個部門叫A&R英文全稱是ArtistAndRepertoire。
這個部門的主要任務就是發掘、訓練歌手或藝人。
&np;R部門是唱片公司和歌手之間的連結,幫助歌手在商業市場上獲得成功。在唱片製作的準備階段,A&R會根據歌手本身的特點,幫其想好企劃方向和專輯概念,有了概念,才可以有針對性地向版權公司邀歌。
一張商業唱片當然希望受眾群越廣泛越好,在對專輯概念和整體風格進行定位之後,企劃團隊還會在此基礎上進行風格細分,比如補充幾首風格不一樣的歌曲,以滿足不同的聽眾群。
一般情況下,在確定了一張音樂的大致風格之後,就是尋找專輯製作人。
通俗的講就是唱片製作人或專輯製作人,他們的工作內容涵蓋控制錄音工程的排程、訓練和指導歌手、組織排程製作預算和資源、監督錄音過程、進行混音及母帶後期製作。
製作人往往決定了一張唱片的最終走向,是一張唱片的靈魂人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音樂製作人就像影視劇導演,他的任務是設計製作出符合整個專輯風格的歌曲。
因為製作人在專輯製作之中擔任著如此重要的角色是,所以在選擇製作人就成為了製作一張專輯的重中之重。
每個製作人的風格差異都很大,因此選擇音樂製作人要依據專輯風格而定,比如做舞曲專輯就不可能找羅大佑和李宗盛。
至於是否一定要請大牌製作人為唱片保駕護航,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實際上大多數情況下,這一般都只是宣傳噱頭,因為雖然大牌製作人水平穩定,做事客觀,但他做出來的音樂可能比較老套一點,有時候啟用新的製作人做出來的音樂更有創意,也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過林沐並沒有以上的煩惱,因為他的整張專輯都會是自己操刀,現在是這樣,以後也是一樣。
決定了整體風格和製作人之後,接著要做的事情就是確定專輯的曲目了。
通常來說,在確定了唱片思路後,唱片公司就會向版權公司發出邀歌的請求,因為版權公司有海量的原創歌曲庫,製作人只需坐等大量歌曲素材寄過來。
音樂型別應有盡有,只要製作人覺得歌曲合適,支付了版權費用,哪怕是外國的旋律也一樣照用,絲毫不受限制。
至於向指定的音樂創作人邀歌,則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不少歌手的專輯會向一兩位大牌音樂人邀一兩首詞或曲,這樣做的是因為大牌音樂人的作品質量比較穩定,寫出來的東西不會太差,能給專輯加分;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是因為唱片公司可以用這個強大的創作陣容作為宣傳的噱頭,博取粉絲的關注。
但是向大牌音樂人邀歌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大牌音樂創作人的作品貴不說,往往她們手頭工作都較多,請他們作詞作曲就得“排隊”,會面臨交稿時間較長的問題,最主要的是人家還不一定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