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請起,”
紫宸後退一步,對著姬昌再次叩拜之後便站起侍立一旁。
“商王祭祀無禮,引來諸多禍端,我兒早已得道,可知當祭拜何人?”姬昌目露慈愛,看出紫宸身上的一縷紫微之氣,緩緩問道。
紫宸知曉是這位父親給的饋贈,這舉國祭祀,享受一國之運,遠遠不是全場百姓叩拜的香火能夠比較的。列在祭祀之列,無論是傳道傳教都有莫大的好處。
尤其是他身上還有紫微帝君的神位,若是能夠得到周朝香火,並將此作為歷朝定數,紫宸的進境遠非現在可比。
只是他已經得到姬發的允諾,實不願姬昌延長這一段父子之誼,徒增因果,只得拒絕道,“祭祀之禮早有規程,孩兒不便多言。”
姬昌聞言,再沒有多說,恰逢有人稟報姬發進宮問安,姬昌便立刻叫人喚他前來,“我而來此,正遂孤願。”
姬發先拜姬昌,又朝紫宸行禮,看著紫宸身上那公子服飾,一身貴氣尤勝於他,難免心中不安。
姬昌並沒有讓他有過多猜疑,開口說道,“今丞相與你兄長皆在此地,大事可託。你兄長乃是得道之人,你可朝他一拜。”
姬發一次行禮,姬昌讓二人上前握住手腕說道,“你二人切不可忘了兄弟之誼。”
“孩兒謹遵父親之意。”
“孩兒知曉,”紫宸只是淡淡的點了點頭。
姬昌放下心來,指姬發道,“你過來,拜子牙為亞父,早晚聽訓指教。今聽丞相,即聽孤也。可請丞相坐而拜之。”
姬發心中暗喜,即請子牙轉上,拜為亞父。
姬昌又言:“毋得僭越,讓後世譏諷。睦愛弟兄,憫恤萬民,我便死也不留悔恨。見善不怠,行義勿疑,去非勿處,此三者乃修身之道,治國安民之大略也。你可謹記。”
姬發應言,
姬昌臉上露出笑容,感慨道:“孤蒙紂王不世之恩,臣再不能睹天顏直諫,再不能演八卦羑里化民也!”
言罷遂薨,亡年九十六歲,時商紂王二十年仲冬。
紫宸贊成姬發繼承西伯侯之位,此事再沒有半點異議。
商王子受雖然封姬昌為文王,但並非世襲王位,姜子牙率群臣又立姬發為武王。
看起來只是一個名分轉變,但卻是整個西岐化被動為主動,西岐與商王朝有君臣之系,姬昌留有遺言不可僭越乃是人倫孝道。兩條鎖鏈捆綁,讓西岐不能輕易兵伐五關。
如今改換名分,另立為王,逼得商王朝前來征伐,起兵反抗,即名正言順,也不誤父親誓言。
可謂一舉兩得。
紫宸也不得不感慨,姜子牙的確是一大才。
不過,他並未在西岐久處,等到姬昌下葬,全了這一段父子之誼,了斷因果,便辭行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