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族當年接受伏羲天皇,
其一是因為伏羲天皇是聖人女媧的兄長,聖人女媧又同時是人族聖母,也算是自己人。
其二伏羲天資卓越,乃是先天神聖,又有妖族殘存氣運。彼時人族還未髮際,吃掉這一部分妖族氣運,對他們好處不小。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當初人族一窮二白,毫無底蘊,哪有資格挑挑揀揀?
可現在情況大不相同,紫宸沒有大靠山,偏偏還有妖族的身份。但又要佔據人族的四御之位。
火雲洞那裡當然心有不滿。
有這麼多的麻煩,紫宸當然要提前謀劃。
作為紫微帝星上的先天神靈,紫薇大帝的位格對他極為重要,若是得不到,不但沒有辦法徹底歸元,更會使後來的道途蒙塵。
他雖不知道那天外之魂的記憶有幾分可信,但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錯失這個機會,以後再想要謀奪氣運,恐怕就難了。
對封神大劫有一點記憶,紫宸就開始謀劃,
從姬昌那裡學習伏羲八卦,又經過紫微斗數推演定下曆法和觀星之學。
又總結編撰農書醫書,獲得大量的人道功德,不敢比三皇五帝,但卻比尋常聖賢要多上許多。
使得他從小就有莫大的聲望,在西岐,被認為是上古聖賢,有三皇五帝之能。
營造出眾望所歸的運勢,紫宸就開始了第一次謀劃,親自拜訪火雲洞。
言及人族後輩紫宸惶恐不敢竊居人皇之位,願意做出功德之事,償還前世業力。
紫宸做出的功德,他們自然看在眼中。
有這一份大功德,自然不好,抓著他前世的身份說事。
他們可以不計較前世的妖族身份,但中天北極紫薇帝君的事情上,卻不願意輕易鬆口。
紫宸就以主動放棄成為人皇的資格,又不放棄人族的身份為籌碼,不求火雲洞鼎力支援,至少不要在這件事情上阻礙。
紫微帝君和人族人皇,紫宸至少要獲得一樣,若是沒有紫微帝君的位格。就算人皇有再多的弊端,紫宸也不會輕易鬆手。
火雲洞三皇,不是氣量狹小之輩,也分得清得失。
伏羲天皇親口對他說,“你若有大功德,未嘗不可為人族人皇,但你的道路終究不在人族。”
伏羲天皇此言算是定下了基調,火雲洞這邊不會對阻攔他獲得紫微帝君的位格。
火雲洞其他的兩位人皇對此也並無意見。
紫宸並無明顯過錯,只因覺醒前世真靈,便要推翻議定之後的事情,那些本來就是轉世之人的人族聖賢,必然會心有不滿。
而且就算他們不同意,也要找到一位更適合的人選,推到這個位置上。
否則豈不是損人不利己!
不過以紫宸的根腳,想要找人從他手中強行取得這一位格,恐怕還需要得到天庭和三教聖人的支援,才能強行奪取。
不需他們猶豫,紫宸早已經想到要擺平昊天上帝。
這一次天地大劫,這位天帝的意見同樣舉足輕重。
紫宸親自去見了他那個二弟姬發。
用他主動放棄西伯侯的位置,去尋仙訪道追求長生的籌碼,換取姬發的一個承諾。
一個化人皇為天子的承諾,姬發自然當場應允,更是滴血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