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要發展,工業要發展,這些需要一步步走.
身為當朝宰輔,張好古已經渡過了圖快的階段,轉而追求穩定.
大明疆域億萬裡,有三千多萬戶百姓,這是個龐大無比的帝國,一開始因為情況危急,為了追趕時間張好古不得不圖快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對大明的加強,這是變法圖強階段;如今大明已經足夠強,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朝廷作出的決策已經沒有人能違背,那麼接下來做事就要圖穩.
坐在首輔這個位置上,做什麼都要考慮清楚,哪怕清楚黃立極\魏廣微在內閣毫無用處,除了礙事還是礙事,但張好古還是不會去動他們.
無他,這是朱由校任命的內閣閣老,是朱由校平衡朝堂局勢所立在內閣的人選.
朱由校要玩分化平衡這很正常,至衡與信任並不衝突,就如同眼下,張好古依舊可以調動大明南北兩京的三十萬新軍,無論是甘陝三邊,遼南草原還是雲南交祉這些地方的新軍他也都能指揮得動.
張好古這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位置,但張好古更清楚這大明的天,是朱家的天.
黃立極和魏廣微要鬧隨他們去,張好古不在乎,反正他倆現在也就是個泥塑,這點張好古清楚,朱由校也清楚,但不妨礙他倆依舊在內閣裡活蹦亂跳.
等內閣的幾人都散了各忙各的,這內閣裡也就剩下張好古誰的了.黃宗羲輕聲說道:"元輔,黃相和魏相這是..."
張好古笑著抿了口茶,朝廷貢茶四季更替,這冬時的茶就別有一番味道:"不用管他們,無非是日常為了反對而反對罷了,這件事又不是本閣的想法,這是陛下的意思,他們反對不了."
"說起來,太沖啊."黃宗羲上前一步:"學生在."
放下茶盞,張好古寫了道批條:"眼下朝廷批設的鐵路已經開始施工,你持我的批條去工部,讓工部優先弄好一段出來,本閣用得上."
黃宗羲說道:"學生明白."說著,黃宗羲接過批條轉身離開文淵閣.
等黃宗羲離開後,張好古又說道:"寧人啊."顧炎武聽到張好古的話連忙上前:"元輔."
張好古說道:"你去一趟商務衙門,把崔侍郎給本閣找來."
望著窗外的漫天雪花,張好古起身走到窗前,抬手接了一片幾片雪花,看著晶瑩的雪花在手心溫度的染化下消融,張好古雙眼微眯,似是在思索些什麼.
而另一邊,顧炎武速度也不慢,出了文淵閣後徑直奔商務衙門而去.
雖然說商務衙門還是屬於戶部,但實際上和稅務衙門一樣是半獨立的狀態,二者都源自戶部,但又脫離戶部,眼下都是另起爐灶,在戶部衙門外辦公,若不是朝堂諸公阻攔,商務衙門和稅務衙門早升格成部了.
這眼下雖然說沒升格,但也是遲早的事,這點魏廣微\黃立極清楚,朝堂諸公也清楚,他們阻攔不了張好古多久,眼下不過是能拖一時算一時罷了.
到了商務衙門的大門口,門口的衙役一看馬車上下來的人立刻讓開了位置,顧炎武進了商務衙門後正在辦公的崔成秀聽著動靜一看,連忙起身:"顧參議,可是首輔找我?"
顧炎武行禮後說道:"正是,崔侍郎,元輔要見你.""顧參議可知首輔見我所謂何事?"崔成秀問道.
顧炎武沒隱瞞,崔成秀是自己人,加上這也不是秘密的事,於是顧炎武說道:"今日內閣會議,陛下要在現有的四條馳道之外另加一條,這條馳道元輔打算接納民間投資,發行股票."
崔成秀瞭然了:"容我一刻,我先整理一下,來人,看茶."
顧炎武點點頭,坐在椅子上喝著商務部的好茶,看著崔成秀收拾好東西.
在整理好幾份摺子後,崔成秀這才說道:"顧參議,我收拾好了,走吧."
二人出了商務衙門,直奔內閣而來.
進入內閣後,顧炎武看著正在批閱奏摺的張好古上前說道:"元輔,崔侍郎來了."
張好古批著手頭摺子,聲音不疾不徐:"成秀來了,先坐,看茶."侍者端上來茶水,崔成秀恭恭敬敬坐下,靜候著張好古處理摺子.
等張好古批完這幾份摺子,這才抬手拿起茶盞來抿了一口,崔成秀知道張好古這是忙完一會兒了,立刻正襟危坐等著張好古開口.
"成秀啊,寧人與你說了吧,朝廷要新鋪設一條馳道的事."張好古說道.
崔成秀點點頭:"回元輔,顧參議與卑職說了."
微微頜首,張好古拿出一份檔案來:"看看這個."崔成秀起身上前接過檔案一看,越看是越心驚.
張好古這份計劃,目的是為了即將籌備的京津馳道,而為了這條馳道能夠有足夠的資金開始建設,張好古打算拿出這條馳道的部分股權來吸引商人投資.
這都很正常,讓崔成秀心驚的,是張好古願意拿出四成的股權來,這可是頭一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