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第0807章 六十藩合戰,流血的東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0807章 六十藩合戰,流血的東瀛 (2 / 3)

此話一出,這些議員們眼睛亮了。

幕府內會,凌駕在議會之上的存在,有權決定幕府一切事務,還能對議會的決策進行同意和否定,這才是真正的東瀛決策層。

四十五個位置,顯然在場的四十三位藩主都有一個位置,至於另外兩個,大明肯定要佔有一個作為監察,而另一個應當是給皇室的虛名。

但真正有權利的,不還是他們四十三個人嗎?

畢竟大明的官員對這些並不在乎。

趙玉琪默默聽著這些利益交換,他對這些也不在乎,他只知道,他又要打仗了。

很快,幕府正式發出公告,以御三家為代表,諸多親藩、譜代、外樣大名聯合發出公告,表示那十六強藩及其附屬者乃是極其險惡的野心家和陰謀家,他們陰謀作亂要讓東瀛大亂,要破壞幕府如今來之不易的和平,他們會征討這些野心家,恢復東瀛的秩序。

隨後以四十三強藩為代表的諸藩開始組建聯軍,而作為聯軍主帥的,自然是大明四鎮總統官並東瀛處置使趙玉琪大將軍。

各藩聯軍會以最快的速度向京都集結,目的就是在京都和那十六家叛軍決戰,決定東瀛的未來歸屬。

而這麼多強藩爆發出來的力量,也讓諸國感覺到了震驚。

先是那些弱藩將自家兵力匯聚到本地強藩的軍隊中,隨後強藩的主將統帥著這些軍隊向京都前進。

不用幕府出一分錢,也不需要幕府提供軍械和糧食,各家強藩就把一切都供應妥當了。

竹槍、雍刀、弓箭、鐵炮、大筒以及大量的具足和胸丸供應給軍隊,各家的精銳武士和家族嫡系也都準備妥當隨軍出征。

四十三支洪流開始向京都開進,其中軍力少的三五千人,軍力多的上萬人乃至更多,四十三家強藩並諸多弱藩最後彙集的聯軍數量高達驚人的三十萬之多,其中一半都屬於各家的精銳。

而那十六家叛亂者實力也不弱,他們不像那四十三家強藩一樣還有著餘地,十六家叛亂者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因此他們匯聚起了自身全部的力量,招募了大量的浪人武士和忠誠於慕府天皇的低階貴族大量的錢財散下去,最後竟也有了二十萬以上的兵力。

在東瀛這個狹窄的關西之地,竟然匯聚了超過五十萬的兵力,這個規模讓趙玉琪和錢謙益都感覺到驚詫想想當初慕府的常備兵力也不過十二萬,其他親藩譜代湊了六萬這才湊了十八萬大軍與大明作戰。

而如今,十六家叛亂者聯合起來能湊出超過二十萬的大軍,另外四十三家也湊出了三十萬以上的規模來,這還不是四十三家全部的力量。

這豈不是說東瀛如果能聯合起來,能湊出百萬大軍?!

如果真是百萬大軍,哪怕其中一半都是臨時招募的農兵,那趙玉琪當初的四萬大軍也會被這人山人

海給徹底淹沒。

但可惜,幕府是幕府,各藩是各藩,他們根本不可能聯合起來,雙方的矛盾是顯而易見的,而各家也都有著各家的心思。

如果不是現在這十六藩叛亂而且弄得整個東瀛動盪不安,加上大明給出了利益交換,這四十三家強藩也不可能聯合在一起還給湊出三十萬以上的軍隊來。

這場戰爭可以說是十七世紀以來在東方爆發的最大規模戰爭,因為東瀛如今開海貿易,各國的商人把這個訊息傳得沸沸揚揚。

朝鮮、大明、南洋諸國東南亞諸國,還有西洋的尼德蘭人,西班牙人,弗朗機人等都對這一場大戰表示了關注其中西洋諸國的商人甚至跑到了幕府聯軍之中親自參與這場浩大的戰事。

此戰也被好事者成為百藩之戰。

因為幕府聯軍方面出現的藩旗高達兩百多面,而十六強藩這裡也有數十面藩旗,其中最顯眼的無疑就是幕府的四+三面強藩藩旗和幕府本身的三葉葵藩旗以及十六藩的大藩旗。

因此,這場戰爭也被稱為六十藩合戰。

經過長達月餘的進軍和後勤準備,幕府聯軍終於成功在京都城外會師,而此時的十六藩也已經攻下京都城,但後尾水天皇在兩營大明將士的保護下早就跑了,連帶皇室的成員,京都城內的奉行、士族富人一塊跟著跑路了。

如今後尾水天皇正在大阪,隨時可以坐船出海跑路而大阪有著四營大明新軍,加上大阪和京都兩城的慕府軍士守護,十六強藩一時半會兒不好攻克,於是選擇備戰和幕府聯軍決戰來決定東瀛的未來。

京都城外,營帳漫山遍野,各藩的藩旗迎風招展,放眼望去宛如旌旗之林,而在中軍大營中,四十三強藩的藩旗圍繞著大明的日月旗和慕府的三葉葵旗。

大帳之中,四十三藩的藩主親自到場,各個披掛大鎧帶著兜罄,與趙玉琪討論著如何剿滅那十六家叛亂者。

「這一戰,我們要一戰擊敗叛軍,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徹底奠定勝勢,諸位也才能穩定自己的位置。」趙玉琪說道四十三藩的藩主點點頭他們很清楚,這一戰他們就是要表現出自己的強勢來,也必須順利的擊敗叛軍,不能顯露頹勢,唯有如此才能證明幕府聯軍的正義,也才能在之後奠定他們大國族的地位和幕府內會的權勢。

雙方依照傳統互相交換戰書規定會戰的時間和地點,同時各自又在暗中準備著,顯然誰也沒真的打算遵照傳統。

大戰爆發了,幕府聯軍是三線攻擊,自上野、奈良、大阪三個方向對京都發起攻擊而十六強藩的軍隊也是三線迎擊幕府聯軍,雙方加起來五+萬大軍互相廝殺拼命。

穿著具足舉著竹槍的足輕們嘶喊著衝撞在一起,十六強藩組織的浪人武士們想從兩側突襲但遇到了同樣選擇突襲的慕府軍武士,繼而這些武士在京都和大阪之間爆發了混戰。

鐵炮聲噼裡啪啦成片的響起,大筒也架在山丘上對著下方的混戰發射著炮彈將不知道是敵人還是自己人給送上天相對於十六強藩,幕府聯軍得到了大明的火炮支援,從戰船上卸下來的超過兩百門的重炮被幕府聯軍安置妥當展開轟擊,整個關西都被戰火所籠罩,混亂的戰局下,人命比草芥來的還輕賤。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