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省道旁,老紅磚屋前坪裡,均勻地停放著幾艘小船,清一色的木製,和燕雲村碼頭的一樣,這是葉華找加工廠特製的。
整棟樓的正面牆被涮成美麗淡雅的天藍色,牆面上掛著各式各樣的漁具,走廊裡是漁民家常用的生活物具,都是真傢伙。
屋頂的黑瓦全換成新的,黑光鋥亮。
再往屋裡去,是一個個木製的水池,而正中間卻是一個三米來高、二十來個平方的玻璃缸。
屋內牆上,佈置得像波瀾起伏的水面,油墨入木三分,躍然牆上,跟真的水面一樣。
視野再往後院推進,荒草叢生的景象不復存在,地面被處理得整潔平坦,不過沒打水泥,像鄉村的土坪。
中間水塘也被清理了一番,雜七雜八的水草被撈了個一乾二淨,四面修整得規則整齊,整個水域有所擴寬,面積達到了一畝三四。
圍著水塘,搭建著一圈木製的走廊。
走廊外,是一個個圓圓的木亭,亭裡有木桌木椅。
目光再回到省道旁,坪邊高高地豎立著一塊依然是木製的牌匾,牌匾上雕刻著幾個龍飛鳳舞的大字――燕雲漁樂村。
字的下面有一個圓形lo,一雙栩栩如生的飛燕穿梭在潔白的雲彩中――這正是葉華註冊的商標。
若是走進這裡,儼然真有一種來到某個漁村的錯覺。但這漁村給人的感覺不是破敗頹靡,而是清新富有朝氣。
這便是葉華嘔心瀝血的設計,談不上多完美,卻勝在逼真接地氣,沒有那種造作的感覺,比之餘燕妮的魚中娛氣氛感濃郁多了。
畢竟葉華是地地道道的漁村人,設計與裝飾的靈感皆來自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豈是餘燕妮那個半吊子都算不上的傢伙能比擬?
“華子,你這樣經營,行嗎?”葉麗娟在池邊走廊的木柵欄坐下,一臉擔憂地問葉華。
她弟告訴她,燕雲漁樂村主營售魚,兼營釣魚,以及魚的現釣現殺現煮或現烤,也可讓顧客包租整個池塘,泛舟水面,撒網啥的,體驗一把當漁民的感覺。
反正就是魚的一條龍。
葉麗娟的確感覺很是沒有底氣,現在都入冬了,已經過了釣魚的最佳季節,天一冷魚就沒那麼愛吃食了不是?還有如此冷的天,誰稀罕來泛舟打魚啊?
還有現場做魚吃魚,到家裡弄不更好?
再者,這裡真的偏僻了,沒有人流,哪來的人氣,這生意跟誰做去?
“姐,你就等著看吧,保管到時候忙得你腳不沾地,每天數錢數到手抽筋,那時你可不能跟我叫苦啊。”葉華笑意吟吟,看著自家老姐卻是不由得一陣心疼。
想當年老姐那可是燕雲一枝花來的,水靈靈的俏村姑一枚,如假包換的村花,多少媒婆踏入自家的門檻,想要做上這一單?
然而現在才三十出頭的她,身材已然走樣,臉頰肌膚暗淡,甚至還長了不少的雀斑,活脫脫的一個常年在家操勞、泡在廚房裡的村婦。
狗日的羅勇!這麼漂亮的老婆你不好好善待,真特麼是個的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