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阿卡麗是一個很孤獨的人。
身為候補的暗影之拳,阿卡麗可能和自己的小夥伴玩點孩子們應該有的遊戲嗎?
這不可能,也不現實。
從三歲開始,阿卡麗就已經習慣了帶著面罩生活,對於她而言,生活就是訓練和讀書——幸運的是,她成功在二者之中找到了樂趣。
因為身邊缺乏同齡人的原因,阿卡麗一直不知道孩子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直到小有所成,偶爾因為任務離開教派的駐地,阿卡麗才發現,原來那些普通人的生活是和自己不一樣的啊……
如果是一個意志不夠堅定的人,在面對這種觀念衝擊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會出現“憑什麼我辛辛苦苦保護你們,你們活得這麼快樂而我這麼幸苦”的想法——但好在阿卡麗沒有,她見到了尋常人的生活之後,甚至還發現了自己訓練的意義,因此比往日更加努力了。
這樣一來,阿卡麗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朋友了。
同齡人大家水平差距太大,而非同齡人思維方式有代溝——在整個均衡教派,除了父母之外,和阿卡麗關係最好的是凱南,而偏偏凱南是個約德爾人。
眾所周知的,約德爾人都很偏執。
在這種情況下,阿卡麗一直渴望能夠有一個朋友——或者兄弟姐妹什麼的就更好了,可惜直到她離開均衡教派,都沒有找到這樣一個朋友。
在崴裡,阿卡麗甚至嘗試著和普通人交朋友,但令她尷尬的是,她和普通人的對話幾乎是雞同鴨講,整個崴裡和阿卡麗關係最好的居然是博裡伊那個被諾克薩斯人割去了舌頭的啞巴。
至於博裡伊和阿卡麗關係比較好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阿卡麗是他的救命恩人。
可以說,阿卡麗一直都很孤獨。
而現在,阿卡麗見到了羅德——雖然大家不過萍水相逢,但交談起來卻發現雙方的觀念出乎意料地合拍,頗有些一見如故的感覺。
再加上羅德剛剛收拾了劫,阿卡麗當場就決定認一個弟弟。
可惜,當羅德從錯愕之中清醒過來後,他卻拒絕得乾脆利落。
“不要——”
“為什麼?”阿卡麗難以置信地瞪大了自己的眼睛,“我們不是很聊得來嗎?”
“如果我們結拜。”羅德嘆了口氣,“我怕我忍不住揍你的——你知道的,作為朋友,我不會干涉你的愛好,但如果你是我的妹妹,我怎麼說都要把你身上的那些紋身洗掉!”
“……”
阿卡麗沉默了。
看著阿卡麗的樣子,羅德也陷入了沉默。
……………………
實際上,羅德的話半真半假。
一方面,羅德的確不喜歡紋身——不是羅德傳統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而是他一直認為紀念留在記憶之中遠比留在面板上更有意義,身為一個法師,他本能地排斥這種自我表現的行為。
而另一方面,羅德也在試圖推辭和掩飾。
羅德不想和阿卡麗有更多的交集,他已經本能地感覺到了自己正在緩緩進入一個漩渦,這時候如果真的答應了阿卡麗,恐怕自己很難及時回到弗雷爾卓德了。